因為降雨量不足,台東池上、關山地區灌溉水量,比往年少了4成,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也啟動輪灌機制,在池上圳、關山圳跟卑南上圳,分成兩區實施輪灌,並鼓勵水圳末段的農民,辦理休耕,避免作物無水可用。
台東1期稻作1月開始陸續開始灌水、翻土,但去年無颱風侵襲,東部降雨量不足,河流水位持續下降,池上、關山地區水圳入水量僅剩往年同期的6成左右,農民擔心未來可能會沒水可灌溉。
(農民 魏先生:
malingaday 魏先生
因為太久沒有下雨,水量愈來愈少,我們是吃(中央山脈)東邊山的,而且這邊10幾公頃,都是靠山上的,只有一管水下來而已)
(農民 王先生 阿美族:
malingaday王先生 Amis
目前看是還好,要等以後看看,會不會有缺水的問題)
農民表示,台東地區稻米普遍會在2月前後開始插秧,但由於今年水量不足,插秧的時間也受到影響,而農水署台東管理處也規劃,在池上圳、關山圳及卑南上圳開始實施輪灌,並制定輪灌時間表,希望讓所有農民都有水可用。
(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組長 簡士傑:
citodongay簡士傑
池上圳的部分,從1月6號開始,就分成2區來輪灌,關山圳的部分,從1月13號開始,也分成2區來進行輪灌,卑南上圳從1月22號開始,也是分成2區來進行輪灌,讓農民進行插秧的作業)
農水署台東管理處強調,未來會因應氣候變化持續修改輪灌機制,也呼籲灌溉水圳末段的農民,能共體時艱可轉作旱作或申請休耕,避免面臨無水可灌溉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