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6
記者
Sulryape Gadhyu

興建射鹿領導人家屋 重現Padain創生地

Padain是排灣族最原始的發源地,依據Padain部落口傳歷史是排灣族,魯凱族,也極可能是平埔族,卑南族祖先共同的源流地,位在北大武山的西側。莫拉克風災時,位於射鹿部落的頭目家屋遭到損毀,因此部落族人在去年109年2月,發起重建頭目家屋的計畫,希望藉由家屋修復找回在地知識,歷經一個月時間,家屋順利完工,並在109年10月,舉行家屋啟用儀式,希望藉由遷移地的巡禮,讓更多人進到排灣族創生之地Padain。

早上8點,Padain部落族人及參與此次家屋啟用成果展的成員們,都聚集在禮納里,準備前往排灣族最古老部落之一的Padain。

(Padain部落傳統領袖代表 李瀚昌(Rangalu Taruljayaz Kazangiljan)  Paiwan
atalingkayyane talialalay Padain
我用地理位置跟大家講解一下,後面你們所看到的,就是 ,現在這個尖尖的,這個就是kapadainan發源地,那個叫旗鹽山,崩塌的雲端的那個地方,就是旗鹽主山,雲裡面是北大武山,你看不到那個雲裡面,就是北大武山 。)

遠眺對面山頭,就能清楚講述部落地理位置的,是這一次重建家屋的領袖代表Rangalu,平時是一名警察,也是一位詩人,從小父母親從不厭倦的,一再跟他講述部落的歷史,因此這片山林中的故事,都根深蒂固在他的腦海裡。

(Padain部落傳統領袖代表 李瀚昌 Rangalu Taruljayaz Kazangiljan 排灣族
atalingkayyane talialalay Padain
我們今天要去的,到達的目的地,就是在Padain,我們對面而已,看到我們對面,就是這個旗鹽山平行的地方,等於是我們要爬,跟這個對面的山一樣的高度,大概1000公尺 。)

有了對地理位置的基本認識,成員們開啟走進Padain,3天2夜的行程。

(Padain部落傳統領袖代表 李瀚昌 Rangalu Taruljayaz Kazangiljan 排灣族
atalingkayyane talialalay Padain

這個吊橋 ,你看,八八風災之後,到現在還沒有修繕, 整個射鹿吊橋沒有辦法過, 之前我們都還有一個比較便利的橋 ,我們自己有做,結果可能這今年是有比較大的水 ,然後把那個便橋沖走, 所以我們只能用這個方法。)

成員們一步步小心的涉過溪水,這是通往Padain的必經之路,再爬上山坡,歷經2個半小時,終於抵達紮營地Caljisi射鹿部落。

(屏東縣八大源部落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杜育芬 排灣族
lrisecang ki tay valru cekele ki sihwi
射鹿部落就是這個地方 ,用排灣族的話就是Caljisi ,我們地點就是在這個部落 ,最近就是,目前的蓋石板屋的,這個要落成 石板屋就是這個地方。)

位於理事長身旁的,就是耗時1個月時間,族人用雙手,就地取材修建完成,Taruljayaz和Kazangiljan兩家族的頭目家屋。

(屏東縣八大源部落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杜育芬 排灣族
lrisecang ki tay valru cekele ki sihwi
這次上來的,這一次活動,一年度的工作 成果報告,最主要就是這一次完成這個,射鹿部落的這個,當家頭目的房子,都完成了,這個是等下就要開始祭拜,開始祭祖。)

(Padain部落青年 李寶龍 排灣族
yacengceng Padain cekele
因為,因為其實我從小就是,就是剛剛那個vuvu 宋義利, 就是外公,就是會帶我來山上,對,還沒有八八風災以前,他的房子也是蓋好,我只睡過一次,那時候都還小,現在慢慢大了,然後剛好因為有這個計畫,然後修復頭目的石板屋,我也是利用我空閒的時間,因為我本身是現役軍人,就是利用六日上來幫忙。)

(Padain部落傳統領袖代表 李瀚昌 Rangalu Taruljayaz Kazangiljan 排灣族
atalingkayyane talialalay Padain
因為我們這個家屋在Padain,Caljisi(射鹿部落) 因為遭受到莫拉克颱風之後,發生了很大的損毀,所以有一陣子,去年(108)一直到今年(109),我們Padain社區發展協會,透過大家的努力,然後逐步的再去山上,把這個我們的家屋,再重新整修回來,讓它的原貌再重新翻修回來,所以透過這個方式,我們也在期間,我們辦了好幾次的活動,包括跨年,還有一些學校的學生,請他們進來做深度的文化上的一個了解,或者是學習,關於原住民,尤其是Padain這個地區。)

(屏東縣八大源部落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總幹事 鄭鴻燿 排灣族
kangzi tayvalru cekele ki sihwi
當然修建(家屋)只是一個過程,只是一個最後的成果,其實我們比較期待的是,我們在修建的過程當中,能夠找到這個部落的土地利用知識。)

Padain位於北大武山西側,屬於排灣族vucul系統裡,最古老以及主要的部落族群,根據Padain部落口述,是排灣族魯凱族,也極可能是卑南族以及平埔族祖先共同的源流地,保有特別的發源傳說和獨特的口述歷史。

(Padain部落傳統領袖代表李瀚昌 Rangalu Taruljayaz Kazangiljan 排灣族
atalingkayyane talialalay Padain
為什麼Padain 站在排灣族的歷史裡面,是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我們Padain 字面的意涵就是 dain,dain的意思就是,精子和卵子結合之後, 形成一個胎兒在裡面 ,我們叫dain,Padain就是把人生出來的意思,我在這裡生活過,所以我知道這裡的很多事情,以前我在這裡長大,我睡在石板屋裡面,跟我的外公,跟我的父親母親,講的幾乎都是族語,幾乎沒有國語,所以等於我晚上,他們很喜歡講神話故事,或者是講過去以前,講以前的事情,每天晚上都講,講了一個禮拜,再重複再講一次,再講下個月的時候,再繼續再講,重複講一次,我是就好像電腦裡面一樣複製貼上,就已經深入到我的腦海裡面 。)

第一天的地理背景介紹,夜晚的創生地故事,讓成員們為著第二天的,各時期家屋巡禮做足功課。

(屏東縣八大源部落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總幹事 鄭鴻燿 排灣族
kangzi tayvalru cekele ki sihwi
所以我們會這樣慢慢的下去,然後到這裡的時候,又會慢慢的上來,然後又慢慢的下去,又慢慢的下去然後再上來,這邊這段最累,這段從(海拔)900到(海拔)1000,就是因為我們是,垂直這個線這樣上來,垂直線上來,但是我們是輕裝其實還好,不難,輕鬆。(好了,都到了嗎?)我們待會要去,我們待會要去做的那個,就是各時期家屋的巡禮了,我們待會會沿路先去高燕,然後會繞過我們,我們待會經過高燕,路途當中會經過,我們那時候採那個採集木柴的地方,但我們不會走上去,因為走上去會耗滿大的一個體力,然後再順著這個路。)

各時期家屋巡禮,從紮營地Caljisi出發,沿途經過高燕部落,然後走往旗鹽山的東側,經過長者過去採集石板的地方,再往上切到創生地Kapadainan,最後一個點,就是前往Padain,第一個遷徙地Kalicekuan,再回到Caljisi射鹿部落,全長將近7公里。

(gopro這個是第三個遷村的地方,這個叫Tjulinaulj,Tjulinaulj就是小Padain,Tjulinaulj,這個是前面這個叫Taruljayaz ,這個叫Kazangiljan ,為什麼就要合在一起,頭目跟頭目結婚,老大跟老大。)

(屏東縣八大源部落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總幹事 鄭鴻燿 排灣族
kangzi tayvalru cekele ki sihwi
Padain 在過去以來一直很少人去談,其實我們就是在地人,但是我們從小到大,讀的永遠都是中國歷史,西洋歷史,但是我們對自己的歷史 永遠都不了解,所以我們會一直很期待的是,其實那時候我們辦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們是不限制一定要原住民,我們更期待的是非原住民能夠上來,因為我們要讓他們知道,我們這一塊土地的真正的歷史被埋沒了很久,我們希望我們在帶著你們,走這一段路程當中,能夠讓你們清楚的了解,Padain這邊,有我們的歷史,甚至更廣義的講,其實這邊每一個部落,都有每一個部落的歷史,能夠讓這個歷史重新呈現在真正的這個台灣社會文化裡面,讓更多人去了解台灣在地的文化歷史。)

(Padain部落青年 李寶龍 排灣族
yacengceng cekele 
因為其實這條路,我已經不是走第一次了,剛才在那個高燕的時候,vuvu做祭拜儀式的時候,其實我自己有一點快要哭,就是聽他的禱詞,祭拜詞,就覺得很感動,因為我多少,雖然我不是很會母語,但是我會去聽一些詞,單字我都聽得懂 。)

(Sapulju部落青年 溫俊偉 排灣族
yacengeceng cekele Sapulju
就我今天去Padain的那個創生的地方,然後就看到老人家跟部落的年輕人,跟壯年的部分,都很珍惜那一塊土地,然後有跟大家告誡,這裡是創生的地方,不能嘻皮笑臉,或者不能開玩笑,也不能帶走一草一木,我就對他們傳統文化的尊重,自己覺得自己在開始回到部落,做復振文化這件事情,然後可以重新再思考,自己怎麼去找回自己的根。)

(Padain部落傳統領袖代表  李瀚昌 Rangalu Taruljayaz Kazangiljan 排灣族
atalingkayyane  talialalay Padain
我們是希望透過這樣子的方式,然後勾起我們族人的記憶,然後回歸到我們,原本屬於我們最內部的一個內涵,尤其是關於我們原住民的文化的創始,因為Padain畢竟講的是發源,創生地,所以他在敘述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創生的,人的開始,太陽神之母,下到kaPadainan,是怎麼樣去發展,這個我們的南島文化開始,一直到現在,已經經過了數千年了的時代,我們現在的族人,我們所要建立的是什麼,我們要跟族人 跟祖先,所要建立的深厚感情是什麼,難道只有在現在這個部落,或者是我們過去怎麼樣下山的記憶嗎,我們應該要更透過我們自己豐富的神話故事, 或者是我們耆老所口述口傳給我們的歷史記憶 來去記載。)

走過溪水,爬過高山,山林中上上下下的爬坡,讓後代對於Padain有更深的認識,排灣族的發源地,象徵著一切的開始從這裡開始,因此對於族人來說,回到最初的地方,重建在地知識,才能茁壯自己,在面臨現代社會的考驗,就像族人說的,重建家屋只是一個過程,更重要的是重建在地知識,完整Padain每一個時期的面貌,未來期盼的是,更多人傳講Padain的故事,讓更多青年守護祖先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