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6
記者
Siku (林瑋茜) / Iku Lo'oh (張治平) 新竹五峰

傳領記憶不受重視 Skaru流域民籲拆榮民紀念碑

(記者 Siku 泰雅族:
為了紀念開闢大鹿林道而傷亡的榮民,這裡建了這樣的一個榮民紀念碑,不過卻引起當地族人的反彈,基於尊重歷史共存的事實,最後當地的族人,決議在附近再另外立了一座,泰雅族紀念碑) 

(Skaru流域部落群主權行動聯盟發言人 Laling Yumin 泰雅族:
開挖這個大鹿林道東西線,伐採林木掠奪資源的,我們講比較尖銳的字眼叫幫兇,那為什麼他們會被紀念,而我們的族人在從殖民時期,在被殖民的那個時代,不斷地跟這些殖民政權,在對抗的時候,這些人不被紀念,我們沒有被紀念,是他們被紀念,你的歷史被呈現,我的歷史被抹滅,不應該是這樣)

紀念碑結構發想來自祖靈之眼,中間扁柏代表中心眼,圍繞中心所形成左右兩排弧形的紅檜,象徵著一邊是國家,一邊是族人圍繞,守護著森林跟祖先歷史命脈,立了紀念碑,也代表主權上的宣示,同時Skaru流域部落群族人,也要取回並行使傳統領域上的權利。

(原轉會族群委員 Laysa Akyo 泰雅族:
我們所使用的這個傳統領域,比政府的年代還久,可是你們來了,禮貌性也應該要告知我們,可是你沒有,所以我們趁立這個碑,不同於泰雅爾族的族群,可以在這個地方共榮共生,可是要彼此尊重)

(泰雅爾族民族議會議長 Utux Lbak (烏杜夫‧勒巴克) 泰雅族:
有時候我們有很多野香菇,可以來這邊採,後來就被禁止,不但禁止而且是被追被抓被關等等,所以非常不公平,你們來侵占是理所當然,我們要拿我們原來的林產物,卻是犯法,非常這個不公平)

和解Sbalay是一個開端,未來族人希望,朝向跟國家之間有自然資源實質共管機制。

(原民會副主委 Afas Falah (林碧霞) 阿美族:
大家先和解為先,把這個動作做完之後,後續的就是對這片山林,大家如何來共管,那這種共管,就是後續的行政協商的部分,我們原民會當然樂意促成這件事情)

(林務局新竹林管處長 夏榮生:
這樣子的一個儀典之後,其實有更多的開放性的空間,可以去討論,那不管是在原民的文化上面,或者是在他們的工作的經濟的產業上面,或是在跟資源的管理的程度上面,其實都可以下一步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去討論出來一個,大家彼此能夠協調的一個空間)

過去這段時間,林務局幫忙尋覓建蓋紀念碑的場地跟材料,近期相關單位跟族人進入最後立碑儀式流程確認,預計下個月底或是4月初,將舉行立碑和解儀式,並要啟動共管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