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
記者
Siku (林瑋茜) / Iku Lo'oh (張治平) 宜蘭南澳/台北市

體驗自然活動興起 立委推動露營法制化

近年露營風氣盛行,戶外商機周邊產業"年產值高達40億元,民眾搶著到大自然露營,但其實全台有高達九成露營地不合法,就是因為要設置"露營場",相關流程規範,分散在不同機關,搞得露營業者無所適從。對此,立委張廖萬堅、伍麗華提出修法草案,明訂中央觀光主管機關,應該要成為專責機關,並依循"民宿輔導管理模式,讓露營活動法制化。

淡季期間,整理架上的獨木舟,宜蘭東澳露營區老闆Angko說,他的客人大多是體驗烏岩角祕境探險獨木舟行程後,順道露營放鬆一晚,而他的營地特色,就是可讓客人享受到有山有海的壯闊景觀,當初這小而美的營地,是怎麼來的?

(露營區業者 Angko  Atayal
yoni lu'ing
芭瑪颱風的關係,讓造成這我們這邊地,原先是種農作物的被土石沖走之後,就沒辦法去做種植的生產這樣,所以以至於當然我們都沒有一些收入的來源,\所以當時我們就想說就地然後做簡單的露營。)

因為身上沒有多少錢,只好將已無法生產的農地,簡單整理,沒有用大型機具整地,只是想小規模經營,但不到3分的地要成為露營區,還是先從被罰開始。

(記者 Siku 泰雅族:
letoucos ʉ 
全台露營業者最大的難題,就是要成為合法的露營區,如果你不是休閒農場的話,其實大部分的農牧林業的露營地都是不合法。)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  Rukai
lii'oe
問題就是出在土地找不到是否合乎相關的法令,以我們原鄉的露營場來說,它涉及到的會有森林法,水保法,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以及我們的原保地的開發管理辦法,這些法令多如牛毛,如果沒有一個主管機關整合,可以說問題沒有辦法獲得解決。)

觀光局統計,目前全台有近2千個露營區,但合法業者只有166處,不到1成,露營場規範分散各機關,讓業者無所適從,就算過了露營用地合法這關,後續若缺乏細部規範,恐怕只會湧入更多業者,造成山林環境一大災難。眼看露營活動正蓬勃發展,現階段卻沒有一套露營專法,沒有統一專責的主管機關,立委認為露營定位模糊不清,也容易讓民眾陷入風險,因此提出修法草案,明訂中央觀光主管機關,應該要成為專責機關,把露營活動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