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
記者
(Ciwas Yamai (蔣淮薇) / puljaljuyan (李耀維) 台北市/花蓮光復

烈日高溫戴口罩 營造工:難呼吸.效率低

台灣目前疫情緊繃,仍有不少勞工無法在家工作,必須外出、頂著烈日高溫,配戴口罩上工。但有勞工指出,戴著口罩上工,不只呼吸困難,更會降低工作效率。另外,日前有族人在網路指出,只是脫口罩吃飯,卻遭路人叫罵:"勞工是防疫破口",讓他們灰心認為,這場疫情,也撕裂了國人的同理心。

國內疫情緊繃,不少民眾已改成居家辦公,但仍有不少勞工,無法在家工作,而是必須外出、頂著烈日高溫,配戴口罩上工。

日復一日綁鋼筋、扛水泥,這是許多族人賴以為生的經濟來源,然而現在碰上嚴峻疫情,也讓他們面臨工作新挑戰。

(營造業勞工 Futing(林皓瑜)  Amis
戴口罩是比較難呼吸是真的啦,流汗流到口罩都濕的,你又喘,工作效率一定沒有。)

光是呼吸困難,就讓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看看臉上這片口罩,不只混著泥土,更被汗水濕透,光是一天口罩用量,就是其他人的好幾倍。

(營造業勞工 Kulas(林登達)  Amis
1天就要換4、5個口罩很麻煩,因為一到家就要換新的,我們都會先用酒精洗手,然後口罩戴著,差不多過1、2個小時之後,像小朋友睡覺之後才要脫下來。)

但不見得所有人都能體會基層勞工的辛苦,因為有族人在臉書上po文,指出吃個飯,卻遭路人叫罵,說勞工是防疫破口,更灰心認為,一場疫情撕裂了國人曾經溫暖的同理心,沒人願意在烈日下,戴著濕口罩工作。

(太巴塱部落居民 Cihek(楊曉君)  Amis
我只能說不要矯枉過正,要給人家一點空間,他們可能很多都是在做工的,他們一整天下來戴著口罩,你要他們吃飯的時間,你也要限制他們戴上口罩,這樣真的不太好,希望大家能夠同理心。)

根據指揮中心規範,外送跟營造等戶外工作者,只要在空曠通風良好地點、保持適當社交距離,且不要相互交談,都可脫下口罩飲食。呼籲民眾多些同理,切勿像正義魔人,徒增仇恨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