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入侵原鄉,部落的防疫系統也逐步加強,但其實早在疫情爆發之初,許多部落就透過部落會議,規劃自主防疫的機制,然而卻礙於沒有法源依據授權,部落決議執行範圍有限,因此台灣原住民族長照權益促進會就呼籲,應儘速通過原住民族健康法,並納入部落會議的決議。
日前發生部落的防疫管制站,與旅遊業者發生糾紛事件,使得防疫管制站權限面臨兩難。然而當時中央卻這麼回應。
(疾管署副署長 莊人祥:
這個在我們法制小組的評估下,它(管制站)並不具強制力,也請他們要注意進出民眾的配合意願。)
遊客要硬闖,連中央也沒轍,當初許多部落的決議,如同白紙般被忽略。
(烏來區德拉楠部落會議主席 Duni Silan( 鄭明光) 泰雅族:
一些避免觸法的問題,我們不能封路,因為要看中央政府下令才能夠封路,我們不能自己封路,我也去問過各位族人,當初希望就是能用封的,暫時封鎖。)
果然病毒還是進入了原鄉,宜蘭南澳及台東金峰的傳染案例,都能看見病毒對部落的威脅。因此臺灣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服務權益促進會認為,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應增加部落決議入法,才能讓這些行動,備受保障。另外也提到,未來的原住民族健康法,更需要來自部落會議的聲音。
(原民長照權益促進會祕書長 Yunaw Sili (宋聖君) 泰雅族:
這個一定要納進原健法的範疇裡面,如果沒有母法去授權我們,原住民去做這件事情的話,以後還是一樣,我們在整個國家的防疫規劃跟政策裡面,一直都是被邊緣化的。)
為什麼部落會議的決定這麼重要?Yunaw指出,所謂健康並非個人身體心靈的健康,而是擴及家庭及部落系統是否健全,足以支持整體族人。然而主管機關往往都將多數經費投注在照顧個人的醫療機構,且諷刺的是,這些資源同時也是最難以進入原鄉地區。效益相當有限,也看出政府不斷處在「局外人」的姿態。
(原民長照權益促進會祕書長 Yunaw Sili(宋聖君) 泰雅族:
部落的決議過去都被犧牲在,政府官員學者專家自己定義的健康,你操作了這麼久,成效在哪邊,那不如就讓我們的健康,我們自己來操作自己來保護。)
其實部落並非沒有自己的照顧機制,從過去部落集體生活的精神延續,現在還是可以看見不少部落組織、青年會紛紛跳出來,形成部落的照護防疫系統。Yunaw表示,若政府能透過相關母法,尊重授權部落決議,再給予知識及資源、人才上補充,不旦能強化防疫力道,也能快速建立符合部落的照顧系統。
然而Yunaw口中的母法原住民族健康法,何時能順利立法,仍有待相關單位達成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