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臺國小師生與中山大學教育所團隊masakumiyay共同合作,設計出一個結合魯凱族傳統生態知識、文化、自然資源的地方本位「魯凱族淡水魚行動展示箱」的課程。藉此建立palekal起學生的民族自信與族群意識,長大後能夠洄游傳承部落文化與守護sadiput家鄉的環境!
(霧臺國小老師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saydang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那時候我記得我國小的時候,一年吃一次雞肉,然後有人抓到,抓到山豬,或者,抓到山豬的時候才會吃到肉,其實我們雖然家裡養豬,可是只能賣給別人,因為家裡窮,所以變成魚類就是我們,我認為我們那時候,是最重要的蛋白質的來源,所以我們中午以前會放學,然後我們趕著去河流去抓魚,抓螃蟹 抓蝦,填飽肚子之外也是攝取蛋白質,所以從小就是這樣長大,可能就這樣比別人家比較會吧,我又很愛知道這種東西是什麼魚,國語我又知道 母語我又知道,那老人家只會母語啊,年輕人也不會國語也不會母語,我就放在腦袋,所以我們這次做的這個,其實對魯凱族來講已經是,是一個,如果大家會善加利用的話,我認為是很好,我們今天呢,帶來一箱非常特別的課程叫做,台灣淡水魚的來龍去脈,裡面有魚,裡面有什麼呢告訴你們,這一箱裡面的內容物現在都擺出來了,全部都是模型魚,那這一箱沒有魚,但是呢,這一箱我今天要幫你們上課,你們要認真聽,因為你們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等我們上完這6堂課,你們要創造出,一箱屬於你們自己魯凱族的,這樣的行動展示箱,因為我們打算,把你們的魚做成標本的之後還有,發展你們自己的,魯凱族的傳統的捕魚的知識,然後跟環境生態保育很重要的觀念,然後之後我們要到下游,到海邊甚至到離島的學校去,介紹你們部落裡面很珍貴的什麼,淡水魚)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生 童琳茜
micudaday tu swose 童琳茜
霧臺部落他們有一條北隘寮溪,其實就有很多的淡水魚,而且是我們台灣特有的原生種的,那我就藉由這樣的一個資源,原來的海生館的行動展示箱,然後結合在地的一個知識,然後把它綜合起來又設計了,一個新的一套的行動展示箱教案,叫做魯凱淡水魚行動展示箱,那很機緣的就是,它剛好又很符合現代,我們希望海洋教育,可以跨領域的結合,所以我們又回到海生館,又辦了一個特展,所以這一次是很特別的,先有了行動展示箱,然後才開始有一個海洋的特展,叫做魯凱漁你相遇的特展,禿頭鯊,還有一個是爬岩鰍叫Kacacapi,那老師就補充到這邊,那我想,我沒有補充的下次再補充,我想到再補充給大家,好)
(霧臺國小學生 Alringingi Rukai
micudaday Alringingi Rukai
小時候就是剛好遇到八八風災,我就在山下長大,所以那時候母語超級差,一句話都聽不懂,那妳後來才回到山上的嗎,對啊山上,回到山上母語突然變好這樣,那妳就喜歡山上嗎,那妳個人願意投入保護淡水魚,讓溪流變得更好嗎,第一開始妳來教我們的時候,其實我是內心是很抗拒的,真的嗎,因為那時候我沒有那麼喜歡魚類,就覺得魚類拿來吃的,老師要跟人家搶嗎,好預備一 二 三,給我尾巴,拼完了,好很快,都正確,很好)
(霧臺國小學生 Alringingi 魯凱族
micudaday Alringingi Rukai
所以你發現了淡水魚有什麼特別,淡水魚有什麼特別,我超喜歡高身鯝魚的,牠為什麼叫Kwau呢,就是我們的部落名字就叫Kwau,就是牠在大石頭附近,一閃而過的那個感覺就像,就會讓老人家覺得很像老鷹,老鷹不是有那個,太陽照射下來不是有影子,很像在水裡面那個影子這樣,所以老人家,而且老鷹還會發出類似像,Kwau這種聲音,所以老人家就想到這一點,你就乾脆就叫Kwau,所以我們族語可能會加一些,加一些詞然後分辨老鷹,跟我們的高身鯝魚這樣,這是什麼魚,Kwau (高身鯝魚),Kwau (高身鯝魚),他說他要給這條魚命名為Dralrawsu,我們確實沒有在我們河川見過這種魚,所以現在狀況是說要增加我們魚的種類了,在我們知道的之外要增加這一種魚,從以前抓魚都沒有看過這種魚,那所以現在怎麼辦,我翻譯一下那爸爸講的,就是說,我們這整個所有的老人家都沒有看過,我們一致認為這樣,牠可能曾經來玩過,但是就回去了這樣,對,要不然的話我們應該會看到過,來遊覽啊,但是父親還說如果他,真的我們有在這個河流有看到,而且未來牠要可能會增殖,繁殖的話,那牠的名字應該就,就是用第一個看見的人命名,關於這隻魚的命名就感謝您們,其實按照你們也不一定要按照我,我不是嚮往這個,但是還是感謝您們,感謝您們來然後給我們這群晚輩鼓勵)
(霧臺國小老師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saydang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總覺得好像是欠他們,好像由他們說,承認說就是以這個,這個小孩子Dralrawsu的名字命名,總覺得好像欠別人一份情,那個是自己的個性,那當然是,滿高興的啦,有一條魚是以自己命名,最起碼,雖然那些老人家他們的,他們的太太都一直跟我開玩笑,每次想到說要吃那條魚,然後就想到你的時候,那大家就講笑話,就覺得滿好笑的,又覺得滿光榮的,然後你們配合這個圖,那大家都有看見,這樣的知識有經過審查的,才是穩當的,然後那個,那個老人家還說,這個真的做得非常的好,因為以後如果有人要說,這個魚叫做什麼魚我們就要說不對,這個叫做Dralrawsu是我們那邊的魚,先找到的在我們這個河段,我要介紹的這隻魚是,何氏棘魞,然後牠的族名叫Sukase,中間鰍鮀,牠的名字叫Dralrawsu,牠的體型是蛇形,體型是蛇形很好,牠的身體是,圓柱體,來你畫了幾個鰭 一 二三 四 五,可是這個會有兩個對不對,在另外一面對不對,所以加起來等於,五再加二多少,七,對,太緊張了啦,沒關係,好,所以你這張圖畫完了沒,還缺哪個部分)
(霧臺國小主任 Kuliw Basjiam Paiwan
cuzen Kuliw Basjiam Paiwan
因為我們的戶外教育展示課程,其實現在就等於是現在,主流再推的,本位教育,其實它把本位教育結合了科技進來,這是一個,把過去引到未來的一個教學手法,孩子他不是只限於我只有這樣子,而是他要去轉化,他要去講出來,這是自主學習自我內化的一種過程,它其實不單單就是民族教育了,它結合了,自然生態結合了科學,結合了環境教育,甚至在藝術與人文,或者語文方面都有牽涉在一起,我覺得這是一個跨領域的整合,其實對孩子來說,他的學習是很多元的,而不是只單純卡在,民族教育這一塊這樣子,牠的斑紋,這種的叫做不規則形的,不規則形的斑紋,然後,這個不是斑紋喔,這個叫做側線,有側線的就是高身鯝魚,就是我,可是牠比較看不出來,你們傳下去這邊有一條線,傳下去)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生 童琳茜
micudaday tu swose 童琳茜
我會特別想要帶他們去巡迴就是,其實藉由這樣的一個比較,他才能夠真的了解,他的家鄉有多珍貴,那果然就是,有應證到,其中一個孩子就是,他其實一開始我去上課的時候,他不認為淡水魚有什麼好學習的,然後他覺得那就是吃的魚而已,可是經過這樣的課程之後,他覺得他對淡水魚比較有感情了,就是他的家鄉的魚,尤其是那個,那些魚啊,就不再只是可以吃的魚而已了,那我其實最感動的是,他們對自己家鄉的看法比如說,他們霧臺跟小琉球,都是一個很觀光的熱門景點,那其實很多的觀光客來,都帶進了一些垃圾,所以我帶他們到離島,去看到海洋的垃圾的時候,他們能夠連結去想到他們家鄉,其實有很多遊客來,然後也帶來很多的垃圾)
(霧臺國小學生 Alringingi Rukai
micudaday Alringingi Rukai
遊客來這邊,丟我們的垃圾桶我們是很樂意的,就是因為,部落裡面有些人都會亂丟菸蒂,亂丟菸蒂其實造成我們的一個困擾,所以我現在會講,你有沒有看到那邊有垃圾桶,你可以撿起來去放,不要破壞大自然)
(霧臺國小老師 Dralrawsu Pacekele 魯凱族
saydang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我滿欣慰的就是,這段期間我看到小孩子,多認識這些魚,也就是,當然是以我們,從認知上去了解這些魚,我相信他們在情意方面,會更愛護這個部落,會更愛護這個溪流)
(霧臺國小學生 Sula 魯凱族
micudaday Sula Rukai
大家好我是鱸鰻Tula,我的身型是蛇形,就跟我一樣很苗條,是部落裡面最大的魚,我喜歡住在大石頭的洞穴內,我要生孩子時要去大海,寶寶長大後要返回淡水,霧臺八八風災後,沙子把我的棲息地破壞,所以現在,部落裡面非常難看到我,還有人類的過度捕撈亂丟垃圾,讓我沒辦法回到部落的家了,這就是我們要講的淡水魚的故事,謝謝大家maelanenga (謝謝))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 陳啟祥
kwancang 陳啟祥
那我們原住民,在很久以來,這些傳統的做法,是我們要去推廣的,你有所需,你可以去取用但是你不能亂拿,你要去尊重那個平衡,那這個是要從小就要開始去,教導的,魯凱族他的,這些漁獵文化有這種特質,那我們希望把它呈現出來,我們這次特展,是第一次嘗試,也許以後其他的,部落也可以,我們也想這樣做,好的那我們今天,這個特展的開幕典禮,到這邊就正式的完成,謝謝大家)
(霧臺國小老師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saydang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我們這個霧臺的很多人都跟我講,你怎麼捨得把這個自己的知識,給別人呢,可是,我想想那誰要做,我是滿樂意人家跟我取東西,因為我從以前就是這樣,而我分享的東西,我要我很專精的東西,我才會分享,又有興趣然後又,精通那個,當然是,既然有人幫你,更研究更細一點,或者是發表出去,那何樂不為,我是那麼認為啦)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生 童琳茜
micudaday tu swose 童琳茜
我開始進入到這個學校啊,我其實是要跟學校的民族老師,就是巴老師他是自然科老師,那我們其實要一起去教淡水魚的知識,巴老師在這方面協助我很多,因為他自己本身就是魯凱族,然後用他對於,魯凱族的文化還有這些魚的經驗,他自己也是個很好的獵人,然後,給我一些幫助然後去補充這些教材,所以因為有他去,帶入這些知識,而讓這個課程又更有趣,然後也更有意義,Kwau (高身錮魚) 的體積是魚類中第二大,牠在水中游的時候,牠移動的模樣,好像飛翔在空中,Kwau (老鷹) 的影子)
(霧臺國小主任 Kuliw Basjiam Paiwan
cuzen Kuliw Basjiam Paiwan
其實學校推行民族教育這一塊,其實外面的聲音很多,孩子國小畢業之後還是要下山的,還是要面對這個主流社會,他除了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領域之外,他還是要學習主流的文化,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學力部分,其實家長這兩塊也都很在意,也都很掙扎,但是我覺得這兩塊並不衝突,其實傳統文化傳統教育,我們所謂的那些傳統的品格,傳統的美德之外,它其實也包含了很多的知識,我們要以傳統教育做一個媒介,讓孩子能夠去延伸到未來,他有他獨特的能量,他將來他就有他獨特的位置,康宇擋住臉了再來一次,一 二 三)
(霧臺國小老師 Dralrawsu Pacekele 魯凱族
saydang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我總覺得如果大家都,秉持著那個把孩子送回來讀書的,我認為,這個是我最期待的,其實這跟這個,最起碼這個可以住在這邊,到最後會愛護這個地方,會把他的心力,付出在這個自己的部落,融入這個社會啊,所以我認為,我最期待的就是,孩子真的是能夠回來,那令人懷念的捕捉到大魚的日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