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
記者
綜合報導

守護老少.族人 部落紛設防疫檢查哨

5月19日因應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全國三級警戒,希望減少人源流動降低傳染風險,全台許多部落也發起了自主防疫,在部落入口設置防疫檢查哨,管制人員進出,就怕遊客不慎帶來傳染病,因為不同於都市的生活型態,部落族人生活範圍集中,老人小孩居多,若疫情侵入後果恐怕不堪設想,但是仍有部分遊客在疫情時期仍想要進入山區遊玩,也因此和族人爆發爭執,部落為什麼需要自主防疫?有沒有法律依據作為著力點?來看這則專題報導
 

110年5月COVID-19疫情再度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5月19日起發布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各縣市紛紛管制或關閉大型營業場所,就連戶外的遊憩區及風景區也不例外。

(園區防疫工作人員
就是從禮拜一(5/17),就開始封閉了,我們負責人員,就是園區工作人員這樣)

開車進入防疫站,工作人員先確實量額溫,消毒雙手,還要詢問來訪目的. 

(園區防疫工作人員
tu bunun 
就是外來客,可能來這裡工作的吧,不是部落的人,進去工作這樣,有那個登記名字,然後量體溫,跟消毒,可是像是剛剛有一台,他們說是有朋友的,我們就不讓他進去這樣)

除了居民和前來工作的人,其他遊客一律不準進入園區。

(雙龍部落會議主席 金國賓 布農族
Asang lavian 金國賓 Bunun 
我就反映說,應該我們要休園,因為我們的遊客真的是,不是像一般只有我們南投縣,東西南北都有,而且北部的最多,還好 他們第一個反應就是說,看你們部落,所以就休園了,就是他們比較辛苦,因為他們接觸的很多,然後我們部落的比較放心,現在就是因為外地的,不認識的會進來,像工作我們也比較防他們,因為現在的病毒,你也不曉得你有沒有染,所以我們現在,這邊都有量體溫,還噴殺菌,那個都還很放心)

地利族人同樣也擔心疫情進入部落社區,因此部落自主設置防疫檢查哨,嚴格把關每一位訪客。

(達瑪巒部落防疫工作人員 
Asang sisihal tu bunun 
因為學校就是直接停課,直接放假,回到部落聽到廣播,就是來徵員工,然後就來幫忙,自主過來幫忙)

(地利村長 幸國光 布農族
sungciu 幸國光 Bunun 
我都有廣播,年輕人可以的話來參與,大家都很踴躍,很感謝部落的村民 年輕人,都很支持,大家都很配合,沒有口罩的,他們就 欸 沒有口罩,就馬上戴)

擺出告示牌呼籲遊客不要進入山區遊玩,因為就算不是觀光園區或風景區,部落與大自然比鄰的環境仍會吸引不少人前往。

(地利村長幸國光 布農族
sungciu 幸國光 Bunun 
就是外地來的,外地來的,他們可能,因為我剛剛所講的,六日都是吉普車,那當然我們裡面,我們也沒有什麼法條來擋住,可以擋他們,這一次我們都是,用這個疫情來,因為像早上有差不多6.7部,要進去的,我們說擋出去,往這邊過,剛剛又往那邊跑了,所以希望外地的朋友,不要往我們山上來,我們是好好勸導,好好講,有的口氣有點不好,我也呼籲年輕人,我們不要衝動,不然也不好,也有外地來的,就不好講話,這個有時候我們也擔心,如果是外面什麼老大,我們也會擔心)

(信義鄉長 全志堅 布農族
Lamungan tu quciu 全志堅 Bunun 
因為我們遊客管制部分,因為信義鄉幾個點都是全國知名的點,東埔溫泉 林道 巴庫拉斯,雙龍七彩吊橋,很多遊客這時候來躲疫情,可是部落鄉民有疑慮,所以這些檢疫站的人員,我們也請他協助勸導,我們除了量體溫 實聯制,也希望透過宣導,讓他們不要進入部落,有些遊客反映很大,我們也透過請警察來勸導,不要進入部落)

部落裡老人小孩人數居多,居住範圍也相當近,疫情若進到部落恐怕會快速蔓延。

(卡度部落防疫工作人員 石嬋娥 布農族
Asang sisihal tu bunun 石嬋娥 Bunun 
我們村莊的婦女,一起啟發,因為我們的老公都在外面工作,因為都是要養家庭,我們為了要保護我們部落的人,所以我們這些婦女,一起來啟發這個(防疫)動作)


(雙龍部落會議主席 金國賓 布農族
Asang lavian 金國賓 Bunun 
像我們這邊部落大部分都親戚,都傳得很快,因為我今天會到他那邊,過一小時,可能會去他到那裏,可能會散得很快,所以說最好不要有一個確診)

但儘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全國第三級警戒,但仍有部分遊客執意進入山區,甚至和在地族人爆發爭執

(立法委員 伍麗華 魯凱族
lip'pu'i'ing 伍麗華 Rukai 
因為大家會看到,在我們目前這樣的疫情嚴峻之後,有一些所屬的像國家的風景區、國家公園或者是像林務局的臨到這些等等,那的確呢?都有因應到三級的一個提升警戒,所以有施行一些所謂的封園封山,這樣的,有一個政策,但是呢,我們一般會搞不清楚的就是說,封園歸封園,他可能是自己所屬的一些遊憩地點、但是那個路如果他是屬於通行的道路,那因為我們的憲法所保障不得限制人民的移動自由嘛?因此呢?在屬於封路這個部分就會顯得比較困難。)

族人發起自主防疫,但若不具法律效力,也只能進行勸導,無法確實管制人流進出。

(立法委員 伍麗華 魯凱族
lip'pu'i'ing 伍麗華 Rukai 
因為我們的傳染病防治法。他是,希望說能夠杜絕傳染病的發生跟蔓延,所以呢,他在三十七條裡面,第一項也特別提到,就是管制特定區域的一個交通嘛?
我們有很多的部落,它是比較封閉群聚的這樣的一個特性。所以我們是希望說,是不是考量原鄉的一個特性,能夠在我們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因地制宜的做出開放一些權限,尊重肯認我們的部落的一個防疫公約。所以我們比較希望是說,在這個部分是不是能夠去針對一些部落生活範圍內的一個特定的管控,例如像是給予我們出入口防疫或者是去做出一些非必要的維生場所的一個封閉)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地方主管機關於傳染病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或許可以成為這一次疫情嚴峻時期自主防疫的著力點。

另一方面,原基法第24條也寫道,政府應依原住民族特性,策訂原住民族公共衛生及醫療政策,似乎政府也該開始思考,能不能有更符合部落需求的政策?

(立法委員 伍麗華 魯凱族
lip'pu'i'ing 伍麗華 Rukai 
在我們的原基法第24條。我們好像漏掉要關注一些事情,因為要去測定我們的公共衛生醫療的政策
我們是希望說,在政策上面剛好。趁著這次,我們也發現,就是說,有這樣的一個破口,所以未來怎麼樣就是讓我們這樣的一個,能夠去獲得保障
我會希望說基於部落的生活型態,還有它的一個就是自主防疫。這樣的一個特殊性,還有醫療量能不足的。這個樣子的一個特殊性去納入一個整體的防疫。
到底我們原鄉醫療量能不足的狀況下,我們有沒有辦法承受任何一樣。一個這樣的一個確診者,所以我還是不斷的呼籲。我不太希望說,在發生真的一發不可收拾的情況下,我們才來去正視這樣的一個問題)

面對疫情嚴峻,戴好口罩避免非必要的移動,而部落為求自保也積極發起防疫。面對前所未有的傳染病挑戰,除了政策面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完備,部落醫療量能不足的長久問題,也將面對更迫切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