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遠距教學現場的問題一一浮上檯面,尤其老師無法透過實際到校來掌握學生動向,而衍生出線上中輟問題。對此立委鍾佳濱6月28日召開記者會,討論學校是否能利用暑假,透過安心即時上工計畫,聘用支援教師來對中輟學生進行關懷。
自從5月19日教育部實施停課不停學,至今已1個多月。而新的教學模式上路之初,就碰上硬體設備、網路以及家庭等種種因素,阻礙學生的課堂出席,也使得線上中輟問題浮上檯面。加上國教署6月7日發文表示,採居家上課期間,學生不用到校也不列入出缺席紀錄,這更影響到中輟通報流程,學生到底去了哪?處在遠距的老師又該如何掌握?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 魯凱族:
ri-fa we-yen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 Rukai
失去了這樣一個空間管理的時候,其實孩子他要離線,他要做什麼,其實對老師來講,他已經應接不暇,應付不過來,因為他要處理整個,在線上坐在鏡頭面前教學的問題,然後還要去管控每一個孩子,在小小的鏡頭,他的一個學習的狀況,或者出席的狀況 )
但現在,中輟生的關懷支持網也出現危機,尤其對他們而言,面對面關懷的溫度傳遞,是回歸校園的一大助力。然而受到疫情群聚限制等因素,社福團體為中輟生設計的課程,也面臨挑戰。
屏東城市福音全人關懷協會行政總監 eleng kaumakan(連曦) 排灣族:
siehue tamna sing-cʉng cung-cien eleng kaumakan(連曦) Paiwan
大多都是沒辦法去看,甚至是他們也不會想去看,可能看看也沒辦法做,因為也沒有那些器材,他們會回歸他們的生活,就是像會去一樣會,重新接觸菸 酒,或者是有一些脫序的行為)
對此教育部逐步研擬相關應對政策,立委們也呼籲教育部及勞動部,在暑假期間開放安心即時上工名額,透過教學支援人員投入,來對輟學生進行電話關懷。
(國教署學安組輔導科長 陳嬿妃:
Kuo-ciau-su tamna kʉ-cang 陳嬿妃
其實如果我們這些老師,也有心來協助我們的話,原則上勞動部就說,有請我們先去調查一下,學校開缺的需求)
然而教學現場的狀況百百種,該怎麼應對教育系統受到疫情的挑戰,在未知疫情終點時,立委們提醒,教育部應趁著目前教學型態轉變,針對網路普及、硬體設備及教學系統進行長久性的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