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難者家屬
要有改革也要有人負責,負責不只是包商 )
台鐵408次太魯閣號出軌意外事件,至今三個多月。這段期間,罹難家屬與悲傷共存,卻也心繫台鐵改革後續,部分家屬組織自救會"太魯閣的眼淚",就是希望監督台鐵改革,讓事件不再重演。
然而18號台鐵突然公布出軌事故行政調查報告,大大引燃家屬心中怒火,原因就出在這一分5月21號就完成的報告,歷經懇談會,以及家屬頻頻追問,台鐵卻隻字未提,且不斷向家屬提出和解,被家屬認為是在惡意欺瞞。
(罹難者家屬 卑南族:
像我的部份最近一次是6月,那關心的內容是什麼,不外乎就是你們的和解內容,和解書要不要簽,或是有沒有什麼問題 )
家屬進一步翻開報告,裡頭載明工程管理及安全等疏失,而部分內文將責任指向台鐵等單位未落實改善,這也再度揭開家屬傷疤。
(罹難者家屬:
當初2018年台鐵出事的時候,如果那時候台鐵可以改革的話,如果在去年調查出來必須要修改,工程應該要做好一個好的維護,或許我的女兒4/2就不會走了 )
("太魯閣的眼淚"委任律師 陳孟秀:
而這個危險在去年的時候,交通部台鐵你們都知道,台鐵一直放任這件事情一直放任,最後讓包商在那邊立一個樁,然後說我們已經改善結案,這都是台鐵的責任,不要再說你不知道,你自己有沒有責任了 )
家屬質疑台鐵改革決心,因此堅持台鐵須重啟協調,同時希望在和解中能納入改革承諾,另外也呼籲司法機關嚴加調查,找出事故的結構性因素。對此交通部回應,待疫情降級後,部長將親自召開懇談會。改革作為也將定期在台鐵局網頁專區公布辦理情形。 只不過調查報告一出,不只家屬看不下去,連台鐵基層也跳出來表示,報告僅提出冰山一角的問題,且懲處幾乎落在第一線的執行人員身上,何時能提出符合大眾期待的檢討作為?看來台鐵的改革之路,仍有待大眾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