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隨著音樂舞動,又或是在照服員的協助下完成手工藝品,到文健站報到已是長者的日常習慣。而現在文健站的服務據點將再擴大。原民會公布即日起至8月20日,有意成立文健站的單位,可將申請資料送至鄉鎮市公所,或縣市政府審理。
而這次原鄉地區資料申請,都要先過鄉鎮區公所這關,原民會回應希望透過公所的資源設備挹注,快速協助民間單位成立文健站。
(電訪 新竹尖石鄉長 曾國大 泰雅族
Singceko 尖石 Gociyo
曾國大 泰雅族
有需要我們協助比如說,土地的取得租用或者說,公有設施出租給他們使用,閒置的我們給它活化讓他們使用。)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夷將‧拔路兒) Amis
Yingminghoi caha'enga
Icyang‧Parod(夷將‧拔路兒) Amis
這3、4年來我們的預算增加很多,從原來的不到1億到去年(109年)已經超過10億,甚至到明年(111年)因為我們整個文健站增加以後,會增加到11億的費用。)
預算逐年攀升,而目前全台文健站共有429處,原鄉地區就占了366處,都會區則有63站。服務據點持續擴增,但我們的人力足夠嗎?之中的照顧品質,又該如何兼顧?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夷將‧拔路兒) Amis
Yingminghoi caha'enga
Icyang‧Parod(夷將‧拔路兒) Amis
我們未來會持續的,透過我們專管中心這些年度的培訓,讓我們的照顧服務者,有更好的專業知能以後,可以把我們的長輩照顧得更好。)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隨著文健站照服員的待遇提升,開始有許多專業背景的族人,投入文健站服務。以現況來看,就有200多位族人從都市回到原鄉的文健站服務。原民會期盼持續加強原住民族長照網,並提升長者的照顧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