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發展中部地區原民織品工藝,也讓這類工藝家的作品,在都會區有一個固定的平台去呈現,甚至創造合作的機會,獲得文化部指定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的尤瑪‧達陸,在台中市范特喜綠光計劃文創聚落,籌設了一個專屬原民織品工藝展示空間的「色舞繞藝廊」,希望透過這樣的平台,來輪流展出中部地區每位編織工藝家的作品,同時也作為編織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基地。
有感於中部地區原住民編織工藝不易被人看見,甚至造成發展上的阻力或瓶頸,傳統編織藝術保存者尤瑪‧達陸,在台中都會區范特喜綠光計劃文創聚落,開設「色舞繞藝廊」,未來將輪流展出中部地區編織工藝家的作品。
(里山織色工坊 何珍襄 賽德克族:
去那裡可以找到原住民的一些織品,大部分會說想到的就是花蓮或台東,可是就是沒有人想到中部這邊,還有一個仁愛鄉或者是苗栗,其實也聚集了很多的原住民工藝家,這個都不被發現。)
(色舞繞藝廊創辦人 尤瑪‧達陸 泰雅族:
所以我們就會希望說,我們能不能協助,就是中部的藝術家、文化工作者,來到這裡有一個交流的平台,然後會把部落的很多藝術家,導入這個地方,然後讓都市的人能夠更認識他們,所以還有就是作為年輕的,策展團隊的一個培養,這個其實是一個傳承跟接棒的工作。)
色舞繞藝廊位在台中都會區的精華地帶,駐點的范特喜綠光計劃文創聚落,是許多人喜歡去欣賞與發覺文創的景點,過去雖沒有原民文創相關工藝在這裡呈現,透過這次原民織品工藝藝廊的進駐,也讓這個文創聚落增加新的亮點。
(遊客 溫欣蓉:
對這條街來講然後我覺得增加的亮點比較像是文化層次的,因為畢竟原住民這個東西是For台灣最原生的東西,所以我覺得在這邊有如果有原住民的這個部分的話,我覺得是對這裡來說是一個很加分的項目。)
(范特喜微創文化公司總經理 鍾俊彥:
那我們希望用這樣子的空間,把原住民的一些內涵能夠帶進來,讓更多人看到,很多跨域合作的機會也在這裡,過去在疫情之前有非常多的觀光客,所以解封之後相信觀光客會回來,那也有很多這個不同地方的人,所以這裡可以讓更多不同的族群,能夠看到這些內容。)
尤瑪‧達陸表示,在這裡開設原民工藝專屬的藝廊,不僅是要讓原民文創作品被更多人看見,甚至為工藝家創造更好的發展機會,同時也作為工藝家與民眾相互交流的空間,以及作為織品文化傳承的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