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2
記者
zemzem(古聖典) 台東市

藥物過敏有迷思 早期症狀認知要加強

談到身體保健,不少人一定、有吃到讓您過敏,並且皮膚發癢的經驗,而如果是在在用藥上產生過敏的話,嚴重的程度也可以怕,來看到這一份數據,經過相關的調查,國內有七成的民眾在用藥產生過敏之後,有有些不正確的觀念,對此,有醫師是出面提醒,絕對不能輕忽用藥過敏,因為如果依延誤就醫,嚴重的話是會休克致命的。提醒我們民眾,要多加注意。

民眾生病拿藥,吃完卻出現治療症狀外的過敏反應,輕微可能皮膚搔癢紅腫,但未及時處理,嚴重點可能會出現大面積傷口甚至膿包,看起來就像全身燒燙傷,也就是產生劇烈藥物過敏反應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

(台東馬偕醫院藥師 黃維光 排灣族:
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它就是會造成我們皮膚大範圍的潰爛,造成我們口腔的黏膜也會破掉,這樣的情況其實是會很容易危及生命的,特別是像這種情況,全身9成以上的皮膚都是潰爛的。)

據衛福部統計,國人發生過敏性休克的比例,有8成是藥物過敏所引起,其中最常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藥物為抗癲癇、降尿酸藥品,以及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為了使藥害能被早期診斷,食藥署整理出避免藥物過敏的六字箴言疹、破、痛、紅、腫、燒,除了身上起紅疹,另外嘴破、喉嚨痛、眼腫紅、嘴唇腫跟發燒,都很有可能是藥物過敏的症狀。

(藥物過敏患者 西寧凱 排灣族:
(藥物過敏)就不舒服,全身發癢,有時候會忽冷忽熱,就全身無力。)

(台東馬偕醫院藥師 黃維光 排灣族:
記得帶著你的藥袋跟你的處方,回到你看醫生的這個診所,好讓他們可以評估你是什麼樣最有可能的原因,造成這樣的藥物過敏。)

藥師提醒,民眾平時因養成保留藥袋或處方紀錄習慣,若不慎發生藥物過敏,醫師才能及時做出適當判斷及處置,尤其藥物過敏不只會在服藥後發生,也有可能會延遲兩到三個月才起反應,呼籲曾發生藥物過敏的人,最好配合醫院填寫過敏記錄卡,並於就診時主動出示,避免病痛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