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6
記者
Aras Sawawan(陳鵬飛) / puljaljuyan(李耀維) 台北市/桃園復興

政院拍板投入200億 推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

行政院昨天(25)拍板將投注200億元,讓偏鄉學生一人一台行動載具,也將提升學校網路頻寬,正式為數位學習做準備。但也有教育人員認為,網路跟行動載具的相關教育,也要跟著加強,避免政府的美意,無法發揮最大效果。

(行政院長 蘇貞昌:
未來4年投入200億,由中央全額出資,購置61萬台行動載具,優先提供給偏鄉學生,一人一機使用 )

行政院拍板預計明年9月前,優先提供偏鄉學生1人1台行動載具,非偏鄉學校則以每六班補助一班為原則,也計畫提升學校網路頻寬。但這些行動載具到了學生手上,要如何發揮最大效益?在今年疫情停課期間,有過一人一平板經驗的桃園市復興區長興國小,就發現學童使用行動載具,存在許多隱憂。

(桃園市復興區長興國小校長 許梅珍:
(網站)瀏覽的部分是不是要思考分級,或者是跟學習連結的網站,他是要做一個設定,還有一個使用時間 )

有的學生甚至半夜還在使用平板,校長認為,這項政策應要搭配網路規範跟操作學習課程,連家長也得加入行列。

因為未來學生學習空間擴大,使用載具規範也需要家長掌握。而老師面對新教具,也得轉換自己的教學模式。

(桃園市復興區長興國小校長 許梅珍:
也就是說你要先激發孩子(學習)的動機,那個動機就是他覺得這個很重要,而且他覺得很有趣,他能夠像倒吃甘蔗一樣,剛開始學的時候有一點挑戰性,越學越有興趣)

邁入數位時代,學習的本體逐漸回到學生身上,因此行政院的200億經費中,將有56億協助開發、採購數位教材內容,剩下的4億元則建立數據分析,作為教師及教育政策的參考。但能不能藉此讓教育型態轉型,還得看未來這些政策要怎麼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