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wagi kmyaya hzing mkangi walu'
今天要為大家播出的內容是,關於泰雅族採野蜜的傳統技能,這一項技能在部落算是一種特殊的技能,透過pswagi隨著光影尋找蜂蜜的方法,就能找到野蜜。
(背對太陽的山影也容易看得見.. 在背對陽光的那座山,我們要去對面那座山,背對陽光的那座山…)
對著太陽用手掌遮在眉梢上,尋找蜜蜂在空中飛翔的方向,就能循著蜜蜂飛翔的路徑找到蜂蜜,這是尤命從小跟著父親學得的技能。
(溪口部落族人Yumin‧Masaw Atayal
從下方飛上來,看得出來。如果牠飛得很快就知道牠的蜂巢是在這山下,在森林中的某處,這時就要爬到樹上去觀察,爬到樹上有空隙對著太陽觀察就能知道。
尋找野蜂蜜這樣的技能最早的是我大伯Kumay,以前他養過蜜蜂,以前只能遇到才有,那時候還不會找。所以喜歡吃就會做木箱子放在家旁邊,蜜蜂會自己進去築巢蜜,蜂進去築巢之後,我大伯開始觀察蜜蜂,進窩巢跟出窩巢的行為,從他的觀察就嘗試到野外去尋找,久而久之就知道蜜蜂的行為。因此他就開始尋找野蜜(就是我們後來說的pswagi hzing 隨著光影尋找蜂蜜的方法?)對!所以就是利用日光去尋找,面對陽光,向著對面背對太陽的山影,才能看得到。利用太陽的光線觀察,才可以知道何者是蜜蜂在飛翔,即使遠在2百3百公尺都還能看得懂。有人說怎麼可能看得見?不懂的方法當然就看不懂,這是一種技巧,所以最早會的是我大伯Kumay,因此我父親也學會了。我大伯教他,我父親也會了,我父親會了之後就自己找,以前都是為了吃,因為喜歡吃,之後我父親那時候採的蜜也開始賣給別人。)
所謂尤命養的蜜蜂,概念來說;是按著蜜蜂自己築的巢,養在大自然的環境中。當然,如果要能在廣大的山林找到上百個蜜蜂巢,沒有pswagi hzing"隨著光影尋找蜂蜜"這般的技能,那是很難做得到的。
(溪口部落族人Yumin‧Masaw Atayal
這是飛鼠吃的,你看嫩葉的部分啃掉了,嫩葉的部分被啃掉了,他吃嫩葉的部分,這些都是飛鼠吃的。
飛鼠是從這裡爬的,你看牠的爪痕往上爬,上面都有爪痕,牠在樹上找嫩葉吃。
蜂巢在這裡,在這石頭縫隙裡,(石頭是你砌的?)當初找到就在這石縫裡,必須把石頭敲開,開口大才能採蜜。岩石不容易敲開,花了很多時間(你找到這一窩多久了?),這一窩大概快20年了!(20年都有蜜蜂在嗎?)幾乎每一年都有蜜蜂,蜜蜂早到蜂蜜就很多,如果晚到蜂蜜少我就不採, (為什麼?年年都有是因為這岩石位置好嗎?)這岩石蜂巢位置很好不會進水,有岩石屋頂當屏障,不潮溼,蜜蜂喜歡在這裡,蜂巢乾燥,即使下大雨也不會進水,蜜蜂喜歡這的環境。冬天夏天幾乎都有蜜蜂在,牠不在的機率比較少,幾乎每年大部分都有。(採蜜都在什麼時候,現在可以採嗎?)現在(12月中)早了一點,最快要在一月初採比較好。平常我都在一月份採 ,(現在算早了一點,不過還是採看看吧!)好啊! (怎麼開始?) 採過的蜂巢就會比較好採了!只要把封在上面的石頭移開就可以看到蜂蜜。照這樣看來,這一窩的蜜蜂可能才剛進來不久,蜜蜂可能剛進來不久。 (你說,剛進來是什麼意思?) 就是蜜蜂進來築巢的時間不久。 (是嗎 才進來不久) 對!牠進來不久蜂蜜就不多, (你不是說蜜蜂都一直在這裡,牠不是每次都在這邊?) 雖然蜂巢在這裡,我們採過之後牠們就會離開,離開之後過一段時間還會回來,蜜蜂都會這樣。採過蜂蜜牠就會逃離,十之八九只要採過蜜,蜜蜂會離開。離開後快的話兩三個月就會回來,有時候隔一年兩年才會回來,有的甚至三年才會回來說一定。如果蜜蜂繁殖的快,分家的話,蜜蜂選擇回來的時間就快,蜜蜂多了回來的機率就高,因為分家就很快的有蜜蜂來。你看蜜蜂才來不久,這樣就看的出來。(我來拍裡面。) 採蜜要分類好,蜂蜜跟蜂蛹要分開,分類好。(那是蜂蜜嗎?) 都混在一起,這個是花粉(哪個是花粉)這個是花粉,(蜂蜜呢?) 這是蜂蜜,現在蜂蜜還不多,因為還不是這個時候採,這是蜂蜜都混在一起,時間滿的話牠會製造更多蜂蜜,牠會先吃掉花粉,然後整片會都是蜜了!像這樣時間還沒滿,牠會先造蛹填滿它的空間,先造蛹等成蜂之後,就會很快的製造出蜂巢跟蜂蜜。)
以陽曆來說,尤命真正採蜜的時間是一年中的1月中至2月初,稱為冬蜜。另外是夏季的7月為夏蜜,一年採兩次。雖然在大自然可以找到許多的蜜蜂巢,而且每年都可以循著找到的蜂巢採蜜,不過有些舊蜂巢是空的。
(溪口部落族人Yumin‧Masaw Atayal
另外一蜂巢在這裡,不過今年沒有蜜蜂來,今年的夏天我採過,牠離開之後就沒有再回來,有時候隔一兩年才會回來,有時候會連續幾年都在,所以牠們應該在另一個窩沒有來這裡,可能現在那個蜂巢位置好。 (是喔?) 牠們現在在另外一個蜂巢,而且那個蜂巢還很好,在那邊一段時間,或許兩年後如果蜂巢舊了,成蜂後的舊蜂巢壞了,沒有空間就會離開搬過來。(是喔,每一個既有的蜂巢牠會輪著去築巢?)對!會輪著築蜂巢住,有時在這邊有時在別處,(沒找到的也很多?)對!也有我們沒找到的,有時候牠在別處,當我們去採過之後牠有可能回來這邊(了解)是這樣,牠們築蜂巢不是只有一個地方,(牠們知道曾經的蜂巢嗎?)牠們知道,大部分知道曾經的蜂巢的是蜂王(蜂王),我的認知蜂王的壽命大概七八年,所以說蜂王不會忘記,牠知道方向,像是要分家,就回循著曾經的蜂巢住進來 ,如果已經有其牠蜜蜂先住進來了,這一群就會臨時找可以住的地方,如果找到石縫好住,就只好在那裡築巢。冬天蜜蜂開始造蜜是11月中開始造蜜,12月份是造蜜最忙碌的時候,如果持續好天氣,到了隔年1月就會很多蜜。到了2月底牠就會把蜜自己吃掉,然後又開始造蛹。吃掉蜜之後再放蛹下去,會放蛹下去,蛹成長之後,4月份又會造蜜一次,春蜜差不多在4月,那時候還有蜂蜜(牠造蛹一個月就能成蜂了嗎?)對!差不多就成蜂了!長的很快(成蜂了嗎?)對!都長成蜂,然後4月中左右會再造蜜就是春蜜。春蜜的汁液呈暗色,不像冬蜜比較清澈,春蜜比較濁,春蜜我不太去採。春蜜之後又會開始造蛹,造蛹…一直到6月又會開始造蜜,到了7 月蜂蜜又會比較多(那是夏蜜?)對!夏蜜一直到8 月。到了8月初又會開始吃掉蜜汁,吃掉蜜汁之後又要開始造蛹,一年就是這樣的反覆,(成蜂會越來越多有的老死了?)對!一代傳一代,造蛹的時候一樣也會出現蜂王,然後蜂王會分家(蜂王)這樣的繁衍。
這裡面沒有動物在了舊的,牠(穿山甲)吃完螞蟻就會放棄,穿山甲是這樣,如果還有食物在裡面,牠會回填,回填之後過幾天牠還會來吃,吃完之後就放棄了(是喔 這是廢棄的)對!放棄的沒有可吃的了(挖了這洞,並不是穿山甲的窩而是找吃的?)對!找東西吃找白蟻螞蟻,那是牠的食物(牠挖這個洞?)找白蟻螞蟻吃,(不是用來作窩的?)不是!牠在找白蟻窩。如果穿山甲還在裡面的話,外面的泥土很新鮮,看得出來。穿山甲也很喜歡吃蜂蜜,蜂蜜牠也會吃。還有一個蜂巢在這裡,這一個是我從對面馬路追蹤找到的,從對面馬路對日光陰影找到蜜蜂在這裡,滿遠的。從這裡直線過去差不多兩百多公尺。這一個蜂巢的蜜蜂看起來應該比較多…(看起來有用水泥糊過?)對!找到之後我就把它整理一下封好,這樣才不會有老鼠進去還有怕banga大虎頭蜂進去,虎頭蜂也很厲害,有時候牠會挖開,一旦banga大虎頭蜂進去蜜蜂就會跑。
咦..怎麼空間還那麼大… (有嗎?) 這個也是剛進來的,今年的蜜蜂怎麼都那麼晚…。啊!夏天牠們原來已經在這裡,夏天我沒有採過,我以為現在應該會是滿的了,牠們曾經離開過,原來有banga大虎頭蜂入侵過,你看這就是banga大虎頭蜂, (啊!) 你看這是banga (那是什麼?) banga大黃蜂,你看嘛 (那是什麼?) 大黃蜂的遺骸死了,被弄死在裡面,你看這是蜜蜂弄死的,難怪牠們(蜜蜂)曾經離開過,然後才又剛回來不久。 (喔,曾經遭到大黃蜂的入侵?) 對!大黃蜂入侵之後蜜蜂就離開過,然後又才回來,難怪沒有滿巢,你看牠的舊巢還在裡面,這是有banga大虎頭蜂入侵吃過的(哪裡,喔這是banga入侵吃過的喔?)對! banga 大虎頭蜂一旦入侵,蜜蜂就會舉家離開 ,然後又才再回來…喔…。現在還沒不到採蜜恰當的時間,所以蜜汁還不多…。這一邊是蛹蜂王乳,這一半的上面是蜂蜜,中間這一條是qmuli(花粉),這是蛹跟花粉混在一起,(這一塊?)對!蜂王乳跟花粉混在一起,前面這是花粉看得出來,我們稱qmuli 。)
((要把花粉挑出來?)如果混在蜂蜜裡會起泡,(起泡是會發酵嗎?)對!會發酵就會起泡泡,會起泡泡..(應該就是發酵?)對!會發酵這是蜜的部分。(等一下我特寫一下,這是真正蜂蜜的部分。)
從尤命採野蜜的經驗,這數十來看著蜂蜜的數量逐年減少,可以知道這樣的現象可能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
(溪口部落族人Yumin‧Masaw Atayal
我覺得蜜蜂減少很多,不像從那麼多。以前到了採蜜的時間蜜量很多,往空中觀察蜜蜂在飛翔也很多,現在真的減少了很多,不像從前那麼多,不論在哪裡觀看蜜蜂飛翔非常多,現在似乎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無法理解,也許是氣候的關係, (有減少?)對!蜜蜂減少很多。20多年前我年輕的時候,光是我自己就能採三百多瓶蜂蜜,那是一年的冬蜜我自己採的,我父親自己也差不多。現在就不一樣了,從十多年前一直到現在,有時候一年的冬蜜只採到兩瓶而已,特別是天候持續下雨的壞天氣,可能氣候的關係,有時候冬天就是只採到兩瓶而已。有時候是十幾瓶,好一點七八十瓶,那算是好的了,現在是這樣的狀態,差距很大。)
pswagi hzing(隨著光影尋找蜂蜜)採野蜜這一個項技能,是原住民族祖先流傳的智慧,不過這一項技能已不多見,若不流傳,不久的未來將會逐漸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