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7
記者
Kawa (施俊銘) 花蓮市

科技與藝術教育成果聯展 今在花蓮展出


花蓮縣府今天(7)舉辦第三屆科技與藝術教育成果聯展,規劃了80個展攤,每個展攤各有不同的科技藝術跟文化體驗。

小朋友專注地動手玩創意,開心完成體驗科技藝術跟文化結合的作品。這是花蓮縣第三屆科技與藝術教育成果聯展,7號在中正體育館舉行開幕式。

(明義國小學生 郭同學:
非常地不一樣,我覺得像是原住民文化的其中一部分,原住民的文化和現在做結合)

(西林國小學生 楊同學 太魯閣族:
我剛剛學到了,就是怎麼做那個吊飾的,他還教我怎麼綁,把它固定 當作鉛筆盒吊飾)


(西林國小實習老師 Ciyuku(莊蕙玲) 太魯閣族:
可以讓小朋友知道說,原來畫圖可以不只是在紙張,不會只是在空白紙上面畫,還可以運用在其他地方上面,在這活動裡面可以讓學生,看到更不一樣的東西)

這次規劃80個展攤,有國中小學、花蓮高工、科技廠商等單位共同參展,每個展攤各有不同的科技藝術及文化體驗,透過藝術讓小朋友認識原民文化。

(見晴國小教導主任 華淑君:
在這個體驗當中我們可能就是,小朋友可以更了解比如說著色方面的,從畫圖當中可以知道文化的故事)

(水源社區編織老師 Meyce Yusi(宋美枝) 太魯閣族:
因為我們水源部落,著重在傳統織布這個部分,我們運用了傳統織布的線條,來加深小孩子,對這個技藝的一個延續,我們運用了這樣的一個技巧,製作的技巧我們要把它做成一個,像鑰匙圈 生活的小物品)

(花蓮縣教育網路中心主任 Towsun Emmax(許壽亮) 太魯閣族:
這一次透過科技這樣的一個翻轉,其實我們可以透過科技可以讓一些,作品更顯得更精緻化它可以進一步地,透過所謂的平台的一個呈現,透過所謂的教材開發的一些模組,可以在不同的場域裡面地域裡面,去做所謂的傳承跟我們講的發揚)

花蓮縣府表示,希望透過動手做、親自體驗,讓大家知道教育並不只是"紙上談兵",同時安排讓民眾動手玩創意,重現教學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