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7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 / 許家榮 台北市

"部落生活風格"聯合成果發表會 展桃原民文創業成果

令各界期待的《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即將在今年的九月完工,而原民會以及桃園原民局攜手合作的《原住民族產業創新價值計畫-布建通路據點》也在近期做出成果,並在15號舉辦《島嶼提案:部落生活風格》聯合成果發表會,展現桃園原住民族文創產業成果及未來發展布局。

手牽著手,原林藝術舞集演唱阿美族語歌曲,圍成圈象徵台灣各族群之間的連結。15號桃園原民局在華山藝文中心舉辦《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成果發表會-島嶼提案:部落生活風格》聯合成果發表會,展覽規劃5大展區,透過品牌展示、深度座談等內容,希望能展現桃園原民文創政策發展的多元面貌。

(策展人 TanivuTapari(王昱心) 卑南族:
這一次展覽原來台灣,讓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原民的圈舞的概念,因為這個圈舞可以一直加進新的資源,新的人,也可以慢慢地散去,所以這個圈舞的概念,是在整個南島族群裡面很少見,那在台灣原住民族裡面最獨特的部分。)

展覽以《原來台灣》展區做為中心,向外擴散,將原民的生活、時尚、質感、藝術創作等文創作品串聯起來,象徵原民生活多樣的面貌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展覽業特別將創意料理茶點結合藝術擺盤,演繹泰雅的飲食文化。

(參展藝術家 宋安妮 泰雅族:
我覺得這種火花是,現代跟傳統美感的一個結合。)

(參展藝術家 Walis Hayung 泰雅族: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驚奇,然後也讓我們有機會展現,不同的藝術的結合這樣子。)

桃園原民局指出,要將原鄉的文創產業直接搬到《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現,需要一段時間的耕耘,不只產、官、學要合作推動,族人也需要平台支持。

(委辦單位總經理 黃英堯:
我們所有開發的團隊,還有我們創作的個人,或者是我們原住民的企業等等,都能夠把這樣的一個得到的這個資訊,能用在他們的開發產品,或是行銷,甚至於是設計等等的各方面,來加強拓展國際市場的這個部分。)

(桃園原民局長 Temu Nokan(林日龍) 泰雅族:
潛在廠商的尋找也是相當地困難,所以我們現在也可能會針對,我們招商的條件能夠做一個調整,譬如說權利金是不是能夠低一點,譬如說經營的年限是不是能夠拉長,能夠吸引更多的潛在廠商投資。)

積極提升原住民族文創軟實力,桃園原民局也將進行原住民族文創產業盤點與輔導,希望串起全台原住民族文化經濟的產業鏈,期盼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未來成為國際南島文化的最佳體驗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