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Omicron病毒來勢洶洶,各界也開始討論"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不過指揮中心仍暫以"清零"為目標。而病毒持續擴散,台灣下一步該怎麼走?陳時中表示,還是要經過精密謹慎的評估。
(行政院長 蘇貞昌:
我們目前都對,相關確診者有軌跡可循,我們努力清零,但也不能排除未來,也必須跟病毒共存 )
Omicron變種病毒席捲全球,在台灣幾周內就累計上百例確診,比起去年五月疫情,這次Omicron可說是來勢洶洶。而各界也陸續傳出"與病毒共存"呼聲,行政院長蘇貞昌就曾鬆口,表示不排除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並呼籲國人儘快接種疫苗。而台灣到底要不要持續清零?現在連台北市長柯文哲也陷入各種考量。
(台北市長 柯文哲
我們去年五月到最後階段,花了很長的時間,就是這樣精準疫調,花很大的力氣把它消滅掉,那如果現在數量已經這麼多了,如果這種悶燒法,到底我們的策略是怎樣,坦白講我是不贊成提高管制,就維持二級這樣 )
讓疫情悶燒!柯文哲認為國內比起歐美國家,與病毒共存的優勢,在於國內疫苗覆蓋率足夠,加上國人大部分能遵守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病毒傳播規模有限。清零或是共存議題,各界都還在觀望。但前副總統陳建仁,則有明確方向。
一則以"不要害怕與病毒共存"為標題的貼文,前副總統陳建仁以Omicron的特性, 以及國際經驗,表示高疫苗接種率的國家,都已採行"與病毒共存方式",更直言人類很難完全撲滅COVID-19,在已有快篩、疫苗跟口服抗病毒的藥物條件下,追求清零是不切實際的作為,要有"與病毒共存"的心理準備。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
以Omicron這樣傳播的速度,看起來好像是越來越快,從可以觀察到的,用這樣的方法當然,現在的清零未來是在可控,現在的清零是可以清到零,那未來清零,就不見得有辦法清到零 )
不過指揮中心至今仍採清零目標,但未來若不見零確診,相關醫療後送等作業,都要進行調整,而這也須經精密計算,一步一步往下走。而要與病毒共存也不是那麼容易,醫師蘇一峰就在社群媒體寫到,這需要承擔醫療癱瘓的風險。尤其即將邁入春節,疫苗跟採檢疫調量能下降情況,柯文哲也擔心疫情再掀高峰。面對Omicron來襲,台灣的下一步,備受各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