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1
記者
Kimliyan Masikadr(陸萱) / uliu(郭亞文) 台北市

劇團用多種語言說故事 加入泰雅語互動教學

sira mangononong so kavavatanen o 夾腳拖劇團
致力推動族語的夾腳拖劇團,以說故事的方式來傳承語言,特別加入台語、客語,手語跟泰雅族語,戲劇中泰雅族語老師,順著故事主軸,教導現場的小孩跟家長泰雅族語。

台下小朋友跟家長們排排坐,一起專注聽台上表演者說故事,表演者賣力演出,但仔細聽他們說的並不是華語。

致力推動母語的夾腳拖劇團,以說故事的方式,把台語、客語、泰雅語、手語融入故事中,根據故事主軸,更加入了泰雅族語的互動教學,教導現場小孩跟家長基本的族語問候。

(參與孩童:
macinanao a kanakan
(你有學泰雅語嗎)你好,你要去哪裡)

如果小朋友是第一次學泰雅族語,不太熟練沒有關係,老師再教一次!

(泰雅族語文化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長 Apang Bway ( 劉芝芳) 泰雅族:
mimong no vazay a tao
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一起來看一個偶劇,看一個很,跟我們生活上,很息息相關的過年,這樣子的一個劇來講的話,對語言的學習,真的是非常有幫助)

(夾腳拖劇團團長 吳易蓁:
panirsirngen do 夾腳拖劇團
我們希望也可以到,不同部落或者是民族小學,去跟小學生們互動,就是透過故事然後,因為我們要找一個,全族語的活動很少,所以我們也是一點一滴,用華語跟族語一起來,跟小朋友講故事)

泰雅族語學會理事長劉芝芳指出,在現代社會中,原民族語在復振過程裡,多數家庭已不再使用族語對話,因此透過親子互動學習族語,創造生活化的族語教學環境,更能提升族語的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