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展現族語傳承以及教學成果,台中市教育局在豐洲國小,辦理族語朗讀比賽,同時藉由比賽,顯現族語教學與傳承的成效,甚至有些學生,還是在沒有族語老師指導的狀況下,透過自習來參加比賽,這也顯示出族語教學資源,仍有無法面面俱到的地方。
台中市教育局辦理族語朗讀比賽,每位參賽學生都身著族服前來參與,家長與老師們坐在教室內,邊看轉播邊用手機錄影,好在賽後做為檢討與改進,這次比賽分為國小到國中組,共有318位學生參加,學生們臺上的表現,也顯現出台中市在族語教學上,努力的成果。
(承辦單位 豐洲國小校長 韓順進:
整個一個比賽呢我想最大的目標,就是讓各族的學生,能夠認識自己的母語,那從這個母語的認識,更加地去做好自己各族文化的一個保存,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學生不管是在他自己的語言,或是服裝上面,我想都可以展現出各族的一個文化。)
這次的朗讀比賽中,大多數學生在臺風上都相當穩健,讓來自外縣市的評審們,大多給予正面的肯定,不過當傳統族語遇到都會區長大的孩子,在文辭意境的表達方面,就稍嫌不足,其中就有參賽學生表示,因為沒有老師指導,自己只能透過線上教學來學習族語,因此學生少了部落生活體驗,文辭意境就很難體會。
(國中組參賽學生 吳吉吉亞 賽德克族:
就是身邊的家人都不會講,然後我也沒有老師可以教我,所以就只能聽著錄音檔然後自己學,多聽就多練習。)
(評審 張月瑛 阿美族:
孩子沒有接觸部落,他們都是在都會裡面長大的,他們有時候就是為唸稿而唸稿,沒有辦法很能夠,體會文章裡面所表述的是什麼。)
(評審 波宏明 排灣族:
既然是朗讀比賽,音高跟音量一定要先調整,很關鍵的訓練是語調,而不是只有在唸書,因為我們說話的時候,一定有抑揚頓挫嘛。)
此外評審老師也表示,族語中有些特殊發音,很容易被國語化的含糊帶過,因此建議族語學習愈早愈好,學生才能說出更標準的母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