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許家榮 台北市

結合產官學社 交部推海員新星培育計畫

去年底,台灣長榮海運的貨輪卡在埃及的蘇伊士運河,衝擊全球貨物貿易、國際油價、保險及木漿產品等,也讓台灣民眾了解海運產業在世界的重要地位。交通部航港局就表示,受到各國疫情管制的影響,船員人力大缺,為了讓台灣的海運產業能持續在世界舞台上發光,決定開辦產、官、學、社的《海洋新星培育計畫》,從教育向下扎根,更將深入偏鄉原鄉,深耕台灣海運的人才。

根據交通部航港局表示受到疫情影響,各國貨運需求激增,加上各國疫情管制的關係,導致船員上下船會有檢疫以及疫苗接種問題,且不得任意下船休息,造成船員人力大缺。而為了促進台灣海運產業人才的培育且永續發展,交通部今年就推出了《海員新星培育計畫》,更首度串連台灣七大商船、民間團體以及大專院校,開辦結合產、官、學、社的人才培育模式。

(交通部航港局長 葉協隆:
那我們今年第一年,就有60個名額可以來提供給我們年輕的學子來申請,我想後續我們跟航商討論的過程中,我們各大航商也都非常地贊同,未來只要有需要,這個員額都可以視需要來增加。)

然而這60個名額,主要以與交通部合作的民間團體,其位處偏鄉及原鄉據點中的學子,進行資助。中華民國船長公會理事長黃玉輝就表示,目前已知有兩位族人從船長擔任到引水人的角色,而自己也是在偏鄉長大的孩子,雖然海運事業不容易,但卻是付出多少專業,就回饋多少報酬的行業。

(中華民國船長公會理事長 黃玉輝:
船員的薪資是以你的證照為標準,並不是你從哪個學校畢業?或是得到(取得)碩士、博士?你有哪種證照就可以取得那個薪資。)

(交通部常務次長 祁文中:
不管是在就學期間,有關生活的照顧,學校需要的生活費,給他必要的協助,讓他安去的就學,藉由航商的介入,讓他在職校期間就得到基本的訓練那這個一條龍的服務,我想對於偏鄉原鄉的學子是一個新的選擇。)

交通部次長也說明,有別於過往大眾對「跑船」的認知,現在的海運業工作,可以接觸到新的科技,更可以在工作中精進自己的專業、學業。而目前台灣正值升學考試以及選填志願的階段,交通部也希望提供青年學子,一條專精的職業道路,讓台灣航運產業,持續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