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雅美達悟族人的貝灰文化,在去9月獲得"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但今年海委會,卻把製作成貝灰的7種硨磲貝,列入''海洋保育野生動物''中,讓族人擔憂將威脅族人往後的用海權利,跟傳統文化傳承。因此向立委陳情,並在今天(17)召開線上協調會,其中海委會表示,在草案公告到期前,將會同相關部會走訪蘭嶼,協調出保障族人用海文化跟生態保育的雙贏結果。
(貝灰文化傳智權代表人 Syaman Macinanao (謝永泉) 雅美(達悟)族:
如果kaneman(國曆10月)這個月分,因為他們禁止我們去,採收硨渠貝 我問一下,蘭嶼達悟(雅美族)的歲時祭儀,一年會變成只有11個月,誰負責 這一個月怎麼消失了呢)
族人這一問,透露對用海權利跟傳統文化慣習傳續的擔憂。會有這場爭議,就是因為雅美達悟族的船眼圖騰,跟貝灰文化及製作過程,在去年9月獲准發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但今年5月海洋委員會,把7種硨磲貝,列入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引起族人反彈。因此,台東縣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財團法人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等9個團體,聯合發表聲明表達抗議,聲明稿中開宗明義表示,海委會並未向雅美達悟族人,進行事前溝通諮詢,並納入原住民族決策參與,維持海洋生態平衡及永續利用,並向立委伍麗華陳情,因此17號邀海委會跟族人召開線上協調會,族人強調,請相關部會提出硨磲貝數量銳減的研究數據與方法,而海保署也回應,並不會只重視保育單一面向。
(貝灰文化傳智權代表人 Syaman Macinanao (謝永泉) 雅美(達悟)族:
我問一下他在哪個海域,是紅頭嗎 紅頭的右側,還是朗島的左側,深度到底到哪裡 有幾顆,他們會調查嗎,你(科學)的數據給我們)
(海委會海洋保育署主任祕書 林天賞:
你不要那麼擔心,我們不會那麼蠻橫,這種東西應該要尊重,我們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來做這件事情 ,不是我們想到保育重要,完全看到保育這個面,沒有看到傳統文化這一面,不會這樣子)
同時海委會表示,將釐清其他族群是否也有硨磲貝保育利用爭議,但會中族人堅決表達立場,認為蘭嶼達悟族的貝灰文化具有獨特性,不能跟其他族群文化相提並論。
(海委會海洋保育署主任祕書 林天賞:
政府政策要做以前,要先徵詢各個族群的意見,如果說我們只問了我們達悟(雅美)族,尊重了解您的意見,其他的部落其他的族群,我們一樣要諮詢他們意見)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 (伍麗華) 魯凱族
因為這個貝灰文化,只有達悟族人有,其他的族群即便是有海洋文化的,像阿美族他們沒有貝灰文化,所以針對這個部分,我們就是針對今天陳情的對象,他們提出異議 我們只要針對,提出異議的對象討論就好)
另外,族人也擔心海保署公告修正草案過了意見洽詢的60天後,會不會因為採集硨磲貝而觸法?海保署則出面緩頰解釋,意見蒐集之後還會邀請原民會、農委會、蘭嶼族人跟地方政府,在7月23號以前,親自走訪蘭嶼,了解族人貝灰文化傳統慣習,協調出能夠保障族人用海文化與保育效益的雙贏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