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7
記者
Kimliyan(陸萱) / Tjivuluwan(孫政賢) 新竹市

新竹創新育成基地 原民業者創業新契機

而談到我們的工藝要怎麼提升到文創產業?當中不斷的修正產品以及改變舊有的商業模式,成了致勝的關鍵,而新竹縣從去年底開始,就透過選拔和階段性的課程,找出了具有潛力的團隊進入到創新育成基地,同時也輔導進駐的業者,建立新的商業模式,也邀請了專家輔導邁向創業的道路。

原民青年想創業,將家鄉特色產品結合,除了產品本身研發外,族人也點出如何對外行銷擴大通路,往往在創業過程中成為瓶頸,而為了強化族人商業經營的行銷課程,新竹縣從去年底開始,經過選拔、階段性課程培訓,最後在今年6月選出9個具有潛力的團隊,進入創新育成基地,協助原民青年創意啟發與培力,並舉行《原夢創生創業競賽成果發表會》。

(原民創業業者 Lihun Yukan (李育恆) 泰雅族: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寫計劃這件事情,其實是真的很需要,因為很多東西都是需要靠計劃去讓,應該說政府單位知道我們要做什麼,因為其實往往沒有計畫,其實我們自己有時候在走創業這條路,其實都面臨到蠻多的問題。)

(原民創業業者 鳳麗珍 泰雅族:
因為目前是我一個人在做會比較辛苦,我陸陸續續也有培訓一些學員,然後在未來會有一些課程,開課讓想要學技術的人可以幫助他們。)

透過創新育成基地輔導進駐的業者,以及針對創業產品及品牌定位,分別擁有的資源、成本結構以及通路進行分析。而新竹縣原民處處長也表示自己過去也有經商經驗,對創業會面臨的困難也能感同身受,希望藉由這次培力課程,讓族人除了對自身產品有自信外,也能強化行銷能力,更要提升外界對商品的接受度。

(新竹縣原住民族行政處長 雲天寶 泰雅族:
尤其是商品化這件事情,東西再漂亮再特殊,沒有人去接受的話,這等於零,我希望我們的商品推出來,不但有自信而且大家能夠接受。)

(新竹縣長楊文科:
我們要提供這個平台,也就是讓原住民的朋友可以學到很多的技藝,包含在音樂、歌舞、工藝以及餐廳的料理等等,文創的這些怎麼樣來製作,我想這個就是我們縣府跟原民會來努力推動的事情。)

而新竹縣政府同時也提供竹東原住民產業展銷中心,作為業者試營運的平台,更加了解消費者取向,修正產品與服務,同時也能強化產品的曝光度,增加媒合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