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國內,來看到新的國土功能分區將在114年實施,營建署也在今年推動"原住民族土地空間規劃分區教育訓練",希望國土計畫法將進入劃設階段之時,讓族人們透過課程更認識國土計畫體系,也實地踏查了解部落土地利用現況及在地需求
105年國土計畫法通過之後,目前即將進入區域劃設階段,為了讓駐地人員及族人具備調查、溝通及土地規劃能力,營建署推動"原住民族土地空間規劃分區教育訓練",其中針對農業發展區第四類劃設規劃課程,從基本政策制度背景、實地案例探查及劃設程序操作等,說明國土計畫體系。
(政治大學民族系教授 官大偉 泰雅族:
透過這樣的課程希望能夠,形成一個培力的過程,也能夠看到說這個國家的,國土計畫這個工具有哪一些,可以去運用的面向,部落又有什麼樣的文化發展的需求,可以透過什麼樣的工具來得到落實)
課程中也特別來到眉溪部落,介紹當地土地利用現況,曾擔任監察委員的瓦歷斯‧貝林表示,過去在做區劃過程缺少與當地居民溝通,導致部落有部分範圍並未劃入農業發展第四類用地,並且族人使用的祭典用地及綜合運動用地,目前也被劃設在國土保育區,導致部落無法做開發建設。
(眉溪部落耆老 Walis‧Perin (瓦歷斯‧貝林) 賽德克族:
部落生活機能的部分事實上,還有很多地方也可以加以做一個檢討,所以應該趁著這個所謂的,農四城三的規劃當中,應該怎麼樣去做調整)
(參訓學員 林婷玉 賽德克族:
我相信透過這樣子實地的田野調查,讓我們的學員甚至是規劃廠商,都會更了解說,我們部落族人的需求與在地的聲音)
透過教育課程,除了加強族人對於國土區域劃設政策的認識,也實際進行手機圖台操作,學習紀錄部落建物並分類,同時期盼藉由彼此交流,更增進與相關部門、單位的橫向溝通,讓當地意見能更落實在未來國土功能區域劃設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