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0
記者
Kimliyan(陸萱) / puljaljuyan(李耀維) 台北市

復育廢耕逾30年梯田 復興部落獲林務局表揚

守護大自然人人有責,今天(20)林務局舉辦,"林業跟自然保育有功表揚大會",其中來自花蓮豐濱的復興部落,復育已經廢耕30多年的梯田,打造人跟自然生態和諧共生的友善農耕。

疫情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走入山林的民眾也比以往更多,因此自然生態的維護更顯得重要。林務局20號舉辦"林業和自然保育有功表揚大會",其中在花蓮豐濱的復興部落,2016復耕近30年廢耕的梯田,推動生態保育跟友善農耕,達到自然永續利用。

(獲獎團體/花蓮縣阿美族社區營造協會總幹事 張慧芬 阿美族:
譬如說我們種了六分的水稻田,然後四分就給野生動物吃,兩分就是我們剩下,部落阿公阿嬤我們共餐使用,就是因為部落是水源地,也這樣子跟部落長者宣導說,把部落的生態做好,不只是我們健康,而且豐濱鄉的族人也會健康)

過去因部落人力老化、無力耕田,導致梯田多年荒蕪雜草叢生,如今轉變成人跟自然和諧共生場域,不過因為面臨青年人口流失,傳承出現斷層,目前部落透過跟長輩訪談,記錄土地、植物的復育過程,更記載了土地的故事。

(獲獎團體/花蓮縣阿美族社區營造協會總幹事 張慧芬 阿美族:
希望說未來回鄉青年,可以透過我們現在復育的那些土地,然後我們再寫從1月到12月,適合種植什麼,什麼時候該打田,什麼時候該施液態肥,還有天氣的變化,我們都有把它記錄下來)

而談到自然生態、山林保護,林務局也表示,近年跟原住民族人的公私合作,讓守護森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林務局長 林華慶:
我們的公私協力,不只是由上而下,我們基本上是希望,以一種對等的方式,部落也可以成為,政府保護山林,非常重要的一個協力的助手)

今年的得獎者,從大到政府機構,小到地方協會,總計18人士跟3組楷模團體,都共同為森林、山川貢獻保育經驗與智慧,從各領域中發展能兼顧營造與生態的優質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