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wasan llaqi Pyanan mzyugun Sigeng pqbaqan Tayal
宜蘭縣大同鄉南山國小,8月26日正式轉型為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希望,串聯鄉內國小到國中的民族實驗教育,讓學生有更好的文化學習環境。
落實原民實驗教育 宜蘭南山國小轉型
pqwasan llaqi Pyanan mzyugun Sigeng pqbaqan Tayal
耆老在新建好的泰雅傳統家屋前,舉起竹杯,為宜蘭大同南山國小轉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來祝福。建造這座泰雅傳統家屋的泰雅族人韋建福說,泰雅聚落最重要兩個建設,一個是穀倉,另一個就是半穴居家屋,期盼傳統家屋的存在,能創建沉浸式的教學場域。
(泰雅傳統男子工藝保存者 韋建福 Atayal:
這個失傳多年的家屋的這種蓋法,技能 技巧 傳統工法,能夠呈現在南山國小,也讓這一些小朋友,去認識過去的技能跟文化。)
(原民會教文處專門委員 maljeveljev‧tiudjalimaw Paiwan:
南山國小現在把這個,傳統智慧 傳統工法 還有民族教育,這三環能夠在學校奠立起來,我們非常的開心,希望就是說 還有更多的部落,就是學校 一起合作,把我們的傳統智慧找出來。)
南山國小表示,不只要實施民族實驗教育,更要串聯周邊教育資源。像是全台第一座公立原民實驗教育中學:大同國中,就在大同鄉,讓孩子從國小到國中,有更多機會厚植母體文化,也許會是翻轉部落人口老化的新契機。
(宜蘭縣副縣長 林建榮:
我們將來要和大同國中來連結,對這樣泰雅的文化的傳承跟發揚,能夠更進一步的一個了解。)
(南山國小校長 Lewi‧Sulung(陳季寧) Atayal:
部落持續老化,小朋友所學習的,他會認同外面的事件世界 他會去外面,然後漸漸的人口就會過去 到外面去,所以我們是希望小朋友 多認識這裡,多知道自己的部落的一個生命故事,知道部落的一個過去,當然他又一定會給部落一個,無限的未來。)
過去一年中,南山國小師長透過不斷田調、到各個民族實驗教育學校觀摩,一本本的教案才得以完成,只希望能讓孩子就地深耕,為部落帶來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