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7
記者
Hundiv 台中市

原民植物與生態公園特展 促認識.傳承山林智慧

(導覽講師 徐家全 排灣族:
這個植物之所以叫櫸木,跟它的樹型有關,它的櫸就是好像我們手往上舉一樣,所以我們在野外看到這個植物,遠遠你就認得出來,它的枝條都是往上升的,好像手都是往上舉的。)

向眾人介紹部落常見原生植物,在原住民族社會中,有取之自然、順應自然的山林智慧,而各族群在植物的利用上也相當多元,有適合編織的苧麻、可以製作各項生活用具的芒草,甚至是花葉點綴出的傳統頭飾,都跟傳統山林智慧息息相關。

(導覽講師 徐家全 排灣族:
其實各族對於植物運用上面,都有不同的方式,就我自己本身母親排灣族的話,比如說我們常在一些祭儀上面尤其是,我們7 8月分是排灣族的小米豐收節,像我們的Cinavu上面的甲酸漿,就我們生活上是最常會看到的。)

自從台中市原住民族文化館,改善升級後,不僅提供族語、文化學習場域,也結合鄰近公園打造出原住民生態公園,並在展覽中藉由室內、室外空間,讓原民植物更為推廣。

(台中市原民會主任祕書 楊馨怡 阿美族:
這次辦這個植物的展覽其實也淵源於,我們現在這個文化館周邊,有一個原住民生態公園,這是集合了我們交通局建設局都發局,非常多的單位,還包括我們在地的忠義里,大家一起把小型的公園,栽種非常多的原住民植物。)

森植大雅原民植物與生態公園特展",展期到11月30號,期盼讓民眾或是族人更了解這些植物,是如何運用在農事、飲食或是祭儀等工作上,也透過展覽把族群流傳的傳統智慧,永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