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7
記者
Aras Sawawan(陳鵬飛) / 許家榮 台北市

原民風味館''說再見'' 北市陷文化活動場地空窗期

台北市立美術館擴建工程,進而影響一旁的原民風味館。而現在原民風味館也圍起鐵皮,進行工程。但對於北市的族人而言,要再找到符合文化活動需求的場地,也難了。

族人在有著幾何圖騰的原民風味館場地賣力舞蹈,但這般情景已隨著美術館擴建工程,走入歷史。

(記者 Aras Sawawan 卑南族:
以往台北市的原住民族人,要辦理文化活動,通常都會選擇圓山的原民風味館,不過透過畫面你也可以看到,現在已經圍起了綠色鐵皮,就是要進行美術館擴建工程,而族人要辦理文化活動,也只能另尋場地 )

同樣是紋面族群的感恩祭儀,[[資料畫面:Ptasan感恩年祭]] 族人今年選在議會旁的廣場舉辦,另外像大型活動,也經常落腳圓山捷運站廣場。

(北市原住民族體育與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 王永雄 泰雅族:
其實這兩塊也都算不錯,特別是圓山捷運站花博那裡,那個平常假日廣場也多人有沒有,交通啦要人,人一定要有交通載去嘛,如果像我們在山上,要走路現在可能也沒有人要走 )

雖然北市府已有規劃其他場域,未來作為原住民族文化活動等空間。但籌備空窗期,族人不知要多久。就有團體相中今年舉辦感恩祭的場地,期盼未來可以交由北市原民會管理運用。

(台北市原民會主委 Bakan Pawan (巴干‧巴萬) 賽德克族:
所以這個的話,看公園處這邊,就是後續我們跟公園處,再做研議啦 )

(台北市長 柯文哲:
我們回去研究看看,因為如果要做的話,恐怕還要再整修一下,我看還有什麼要整修的 )

北市府預計一個月內給出答案,但回頭算算北市原民場館,族人想爭取的北市議會廣場,以及圓山捷運站廣場,目前雖然都可租借,但場地設計上不一定符合文化活動的需求。再來就是凱達格蘭文化館及北原會館,而這兩處也屬室內空間。場地在哪受到關注,族人也期盼部分場地能在人潮較多的區域,將族群文化分享並讓大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