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武鄉公所與屏東縣政府文化資產保護所合作,推動泰武鄉部落文物普查計畫,希望能透過文物調查、田野訪查,系統性整理出泰武鄉的文化圖像與歷史。
族人仔細端詳著展示櫃中的珍貴文物,每一件都是祖先流傳下來的傳家之寶,難得有機會呈現在世人面前,泰武鄉推動的部落文物普查計畫,是全國公部門首次針對私人文物進行普查,經專家學者訪談調查,過程中發現許多珍貴文物。
(泰武鄉長 邱登星 排灣族:
部落裡面的居民都不曉得這些文物,是否有價值或者是有歷史,當經過這些專家學者到部落裡面,去調查之後才知道這個文物,有非常多的歷史跟文化,我們會把它們這個歷史文化,做成紀錄做成一個影片,然後給他們做一個紀錄來傳承)
調查過程中,部落族人原本擔心文物會被政府收購,經過多次的溝通,才願意提供文物調查,除了希望透過普查了解文物價值外,文物登錄為文化資產也是對文物的一種保護。
(萬安部落居民 雷紓婕 排灣族:
我們也想了解我們這個東西(文物),值不值(得)保存,也希望他們(學者)告訴我們怎麼保存)
(佳興部落djakudjaknc家族成員 沈文伶 排灣族:
時代也不一樣了,我希望說這個文物,能夠正式登錄在國家(文資)上,讓更多人知道說,這個文物青銅刀柄是屬於我們家族的,這對這個文物也是一個保護)
文物普查共探訪泰武鄉7個部落38個家族,文物類型包括,銅器、陶器與織布類等,普查數量241件,其中具備潛力古物有18件。
(屏縣府文資所主任 林洋助:
有意願來提報(文資)的話,當然後續我們會啟用國家的力量,來協助包含調查研究包含登錄,甚至以後它的保存環境,這部分都會來協助,如果他們(族人)真的沒有意願,我們還是會列冊(追蹤))
文資所表示,由於物件為私有,將尊重持有者意願,是否登錄提報為文物身分,若沒有意願,也會列冊追蹤,了解後續保存情況,而未來也希望持續爭取相關經費,展開第二階段的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