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乾杯,原為知名作家黃春明1989年散文作品,描述魯凱族青年熊一家四代男性,歷經不同政權下,探索人跟土地的關係,以及自我身分認同的故事。2016年,劇場導演鍾伯淵首度獲得授權,重新詮釋經典文學,並開啟一系列魯凱族文化歷史研究,也前往舊好茶部落展開田野調查,過程中,導演如獵人、戰士般學習追逐蹤跡。
(導演 鍾伯淵:
追蹤這個關於劇本裡面的蹤跡,關於去追蹤,演員身上的蹤跡,關於去追蹤這個故事,要說的蹤跡是什麼,然後慢慢地把這個,所有的路徑都找出來,然後呈現這一次,戰士乾杯。)
(劇作家 黃春明:
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把,原來在台灣,南島語系的這些民族,欺壓了他們,所以大概把那個經驗,寫成了戰士乾杯。)
這次製作,邀請魯凱族人參與演出,共同創作,給予作品更豐富的意義,同時運用族語、華語等聽覺交錯,呈現戰爭時的記憶。演員柯玉玲表示,這是她首次嘗試劇場表演,劇中她扮演年長的婦女,吟唱傳統古調,因此,非常著重在歌謠的呈現,希望能貼近劇本中的角色設定。
(演員 柯玉玲 魯凱族:
雖然會唱了,但是還是得要學習,包括在這個情境裡面,我要怎麼樣去表現,那樣的一個當時的心境,所以我可能就是,透過歌謠來詮釋。)
主辦單位希望透過文學劇場的創作,重建魯凱族石板屋內,凝結的歷史記憶,喚醒那段台灣土地上,被遺忘的戰爭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