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 ta'uni no teotea'i 'e ongko no yencumin 'e Silaya
西拉雅族釋憲案10月28日判決終於出爐,15位大法官一致同意"原住民身分法"第二條對原住民的定義,違反憲法第22條保障原住民及原住民族認同權,以及增修條文第10條第11項、第12項保障原住民族文化等,要求相關機關3年內修法或另訂特別法,保障其他原住民族權益。戰場焦點轉往立法院,原民會主委則表示將蒐整各方意見跟大法官判旨,也會參考國外經驗,處理台灣南島民族身分認定的爭點。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夷將‧拔路兒) Amis:
[[Cu'oe ta yenminhoe]]
接下來在一段時間內,我們要聽取各界的意見,怎麼樣按照憲法法庭的判決,讓山地原住民 平地原住民之外,可以讓我們平埔族群長期正名議題,可以納入修法或立法裡面來處理 。)
不過平埔族群相關立法議題,早在2019年就曾掀起一波討論, 當時有在山地、平地原住民之外,增列平埔原住民的修法方向 。時過3年,原民會認為這也是修法選項之一,仍待徵詢各界共識。但對於要不要增列第3種原住民分類項目,立委廖國棟則以歷史境遇不同為由,提議設置平埔族群委員會。
(國民黨立法委員 Sufin‧Siluko(廖國棟) Amis:
[[Lii'oe]]
所以讓他們成立平埔(族群)委員會,用平埔(族群)委員會來管理他們,甚至要制定法律,甚至要為他們爭取權利,這是可行的。 )
或是趁著修法除去原有的山原、平原之分,立委伍麗華認為確實可以集思廣益共同討論。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 Rukai:
[[Lii'oe]]
或許透過這樣的一個討論之後,能夠拋開過去這種殖民式的,山原平原的分類,回歸到原住民族的集體概念。 )
但無論怎麼分,許多族人擔心的仍是資源分配問題。因為就司法院會後提醒,現有100多條的優惠政策,只要是原住民就適用,若未來平埔族群取得原民身分,政策是否適用?仍待立法者一一檢視。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 Amis:
Lii'oe]]
你說資源的重分配這個,絕對是非常非常大的挑戰,這個國家是不是可以另外編列預算,這個是一個難以評估的部分 。)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夷將‧拔路兒) Amis:
[[Cu'oe ta yenminhoe]]
我們在歡迎平埔族(群)人,也可以回到我們的大家庭之外,我們會兼顧所有各個族群,應該有的基本的權利。 )
原民會承諾會在兼顧各族群權益下處理,但立委鄭天財仍擔憂,山地平地原民立委相對少數,在處理法案時,資源或權利的協商力道恐怕有所吃虧。未來修法或立法將面臨更多挑戰,無疑是考驗立法者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