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gat stqan ka kari bubu ni tbrinah alang pkrana nanak ka Awi
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案草案修正通過
語言是活的 族人仍然相信,語言中的各種力量運作著,當2017年6月14日語發法通過,族語便具有國家語言的地位,學校也設置了族語專職教支人員,但若缺少原有族語鐘點教支人員,可能有部分學校,會面臨找不到老師的情形,進而影響學生的受教權。
(mtkaraw
karaw
或者是mtgg就分不出來了,那第4類的話是 差別在這裡,有k的 有沒有。)
Awi老師於上午7點20分起,便自行駕車前往今天一上午,4所中小學完成族語教學任務,第一所到達了省躬小學。
進了校區防疫工作不能免,口罩帶好手也經酒精消毒過後,匆忙上樓直奔電腦教室上課。
(手不要這樣歪,那個朗讀稿要放正中央,我的目標,第二天 明天就要比賽了,你不要把臉蓋住往下 對,裁判要看到你。)
(族語支援老師 張賢盛(Awi Yudaw) Truku
Snpung tuki mtgsa kari Truku
張賢盛(Awi Yudaw) Truku
故鄉來自支亞干部落,目前定居在臺南,也在臺南這裡教母語,為什麼我會定居在這裡呢,因為年輕時任職於軍校,軍中大學學生的老師,放假的時候,在臺南這裡認識我的夫人,我跟妻子就在臺南買房,方便就近上班,我很喜歡與自己族人相處,但臺南原住民不多,太魯閣族人更少,剛開始我並不會教太魯閣語,因為年輕就在外打拚了,所以母語必須重新喚醒與學習,這就是我落籍臺南的原因,像現在我去過很多的學校,像是小學 中學都很缺母語老師,現在目前只有2位族語老師,只有2位族語老師,所以這裡想學母語的學生很可憐,到底誰可以帶他們學母語呢,因此就毅然投入復振母語行列,我很感恩上帝在這時候,讓我遇到可以對的資源,母語很快就習得技巧與使用,教學要有技巧,而今我在臺南進行太魯閣語教學,至少已近10年了。)
省躬國小的教務主任 包雅雯
Mdudul ttgsa ptasan tgbilaq Sheng-gung
包雅雯
我們的張賢盛老師,是透過我們教育局的媒合,到我們學校來任教,張老師在我們學校,大概已經有10來年的教學經歷了,老師是一個非常用心的原民老師,老師會在指導學生的時候,一直用很多方式去鼓勵孩子,那我們也在老師的教導下,拿過很多次的臺南市語文競賽,原民組的非常優秀的成績。)
若教材的取捨編排,以及發問的技巧,無法引發孩子的興趣點,對於學生的心理與情緒,將造成嚴重的不安,教學也難順利進行,而來自故鄉萬榮鄉西林村的,Awi(張賢盛)老師為了就近上班,於是就在臺南定居下來,又有感於都會區不再使用母語,喪失自己民族的聲音,猶若失去民族靈魂的安宅,於是毅然承接臺南母語傳承使命,風塵僕僕的來到第二所欣興小學,而1年5班教室的高卉珊愛好畫圖,但她幾乎被老師設計的教具,及語言教材等畫具所吸引。
(族語支援老師 張賢盛(Awi Yudaw) Truku vs.欣興國小 卉珊 太魯閣族 ptasan tgbilaq Sin-sing
Snpung tuki mtgsa kari Truku 張賢盛(Awi Yudaw) Truku
VS.ptasan tgbilaq 卉珊 Truku
等一下 稍等一下,等一下我們會用,一個大寫 一個小寫,好為什麼要畫 媽媽 好 ,媽媽的單字怎麼寫,我來教你 BUBU,好 這是注音 對對注音來,用族語的話來,這個來 bubu ,這個 u 你找出來,你自己找 老師不動手,不會了 你再問老師 ,u在哪裡 小寫 對 ,這個 對 是不是顛倒,bubu 再一個b 這個 對,那這樣子 bu,再找一個bu 好,等下 老師教你,這叫 寫媽媽中文,等一下 沒關係,讓你自由發揮,這個寫媽媽2個字,好 這個是媽媽的注音,那就是我們太魯閣語的,羅馬拼音的字 。)
(欣興小學 鄭惠憶老師
Mtgsa ptasan tgbilaq Sin-sing
鄭惠憶
第一次聽到我們小朋友,唸太魯閣族,聽起來很像法語哦,很浪漫,我覺得1年級的小朋友,可以這麼穩定,然後第一次有其他的,像攝影機鏡頭對著她,然後還有她第一次見面的,她能夠這麼的穩定,我是覺得還滿不錯的,我覺得(表現)100分。)
賢盛老師無縫接軌的,來到第三所期待上母語課的,德高小學一年級徐子勳的教室。
賢盛老師帶著學生,來一堂問候語的隨機教學。
(謝謝您 ,謝謝您 背不起來,我很好。)
拚好單詞後老師便請子勳,將字母卡重複唸一遍並歸位。
(好 再來,這是什麼 I 好,N放哪裡 再來,教具很多我們現在來認識原住民族文化,我要連網 懶惰的巨人,先看等一下 老師問你哦。)
資訊科技為族語教學開啟了,祖先語言保存和教學的大門,一方面可以達到語言的保存,並進一步解決教材缺乏的困境。
(族語支援老師 張賢盛Awi Yudaw 太魯閣族
Snpung tuki mtgsa kari Truku
張賢盛(Awi Yudaw) Truku
像是部落耆老,不管是牧師到耆老,或是文化界的語言界的,不管是漢人,或是我們太魯閣族,他們都不厭其煩的指導我,累積很多經驗之後,對於(母語跟文化)也就開竅了,原來這些是以前似懂非懂的觀念,當我素材蒐集愈來愈多,我也增長很多知識,感覺自己腦筋也反應很快,當入睡之前我就開始思考,明天如何找出興趣點,教導這個孩子呢,一有靈感我就趕緊起身,趕快振筆疾書,因為我也有電腦當輔具,趕緊記錄起來 才不會忘記 ,趕快建立資料和檔案修正,有了電腦就很方便增修,歷經1個月 2個月,1年 2年 3年的資料就很多,那個資料,也不適合套用在每個學生身上,我們要因材施教來修正,有的時候我就用影片,或者是我們的傳統歌謠,或者是像那個很會畫的,我就引導他 可是中間的元素,我們族語的元素一定要加進去,那這個孩子就慢慢理解了,看到什麼東西,看到什麼動物,梅花鹿,你知道飛鼠嗎,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叫飛鼠。)
下課鐘聲響起,老師在複習單詞中,與學生相約下週見,又開始直奔第4所,莊椀喬就讀的仁德國中,椀喬從不想學母語,卻因母語找到母語力量與認同,張賢盛老師從自己做榜樣,參加各樣場合的母語競賽曾於102年度市長盃語文競賽,榮獲太魯閣族語,朗讀比賽社會組第一名,同年參加全市語文競賽,榮獲太魯閣族語,朗讀比賽社會組第一名,在指導學生參加全市語文競賽,榮獲太魯閣族語朗讀比賽表現優異,不僅提升自己母語,從中也將贏得頭籌技巧,傳授給學生讓孩子找到自己舞台,傳遞太魯閣族愈挫愈勇不放棄精神,點亮學生的自信與挑戰自我極限,而榮獲國賽榮譽與參賽機會。
(族語支援老師 張賢盛Awi Yudaw 太魯閣族
Snpung tuki mtgsa kari Truku
張賢盛(Awi Yudaw) Truku
明天要比賽了 好,OK嗎 可以,好 敬禮,各位評審 各位族人朋友 。)
(仁德國中 莊椀喬 太魯閣族
Ptasan tgska Tay-nan Ren-de
莊椀喬 Truku
我就讀仁德國中二年級,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族語,到國中二年級 剛學的時候,是媽媽影響我,因為媽媽是原住民,開始學的時候,就是一年級的時候,常常哭哭啼啼的來學校,就不想要上課,然後到現在國中二年級,我覺得就是這個方面我還喜歡 ,就是了解自己族群的文化和語言,最有趣的是,老師會介紹有傳統的東西,木琴 口簧琴之類的,老師還會給我看相關的影片,老師在我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就叫我去比賽,那時候第一次剛上來的時候,很緊張 不然就是唸不出來,然後到了現在就是還算可以,對我來講沒有到達我要的目標,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這段路程,學族語的歷程很累,因為一年級根本聽不懂,也讓很多次老師生氣,還記得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參加全國賽的時候,得第二名,那時候去比賽在練習的時候,因為我有的全部都不會,就是不積極的那種人,然後被老師唸 唸到我哭了,然後那時候也一度想要放棄,
可是我在想說學了那麼久,必放棄呢 所以堅持到現在。)
族語支援老師 張賢盛Awi Yudaw
Snpung tuki mtgsa kari Truku
張賢盛(Awi Yudaw) Truku
大約歷經3年的母語教學後,就一直在思考,剛開始也不太敢,也會有點膽怯,只是為什麼他的學生都選上,甚至獲選全國賽,那時候比較會羨慕,他的學生都能入選,我的學生怎麼都選不上,那時候我就在想 ,好 我的學生若一再未選上國賽,那我先去爭取參加國賽機會,老師先示範 以身作則,我說好 我參加了,第一次去參賽時是太魯閣語,剛參賽的時候 ,評審委員會暗笑,評語是感覺話中有話有點鼓勵,說我講的內容很好,但是您的演講詞很多使用日文,您怎麼都在使用日文呢,我自己也會笑著承認,您指正的是 ,後來去參加全國賽的時候,我就把整篇文章再次修正,我就毅然參加全國賽,第一次參賽,拿到全國第二名,那時後就得到了鼓勵,就是也沒有怎麼樣啊,如果我沒有勇氣挑戰全國賽,我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其實我一向愈挫愈勇,就像我們太魯閣族的特質,打獵的時候遇到困難不放棄,早期老人家去打獵的時候,打了一隻山羊或山羌,若覺得還不夠,就會勇猛的獵山豬,這是我小時候觀察耆老,或是我的爺爺 我的爸爸,他們都持有不怕難的精神,個性樂觀笑臉常開,小時候我也耳濡目染,觀察到爸爸遇挫時很樂觀,很少看到爸爸不開心,他常常笑臉敞開,看到自己爸爸的堅毅果敢,我就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男人,這才是影響也有堅毅果敢精神。)
Awi(張賢盛)老師自己追求教學精進,並且不斷參與語言進修研習,教學上最感受挫莫過於家長與學生,對母語的認知不足時。
(族語支援老師 張賢盛Awi Yudaw 太魯閣族
Snpung tuki mtgsa kari Truku
張賢盛(Awi Yudaw) Truku
感覺有點挑戰及疲乏地方是,就是學生住得太遠的時候,有點學生學校在海邊,有住在山裡面,如果要自己開車前往教學,至少要花1 2個小時,才到達學生的家,心裡還真的滿掙扎的,但是如果看到學生,很認真想學好母語的時候,自己的付出也感到值得,同時自己也有動力繼續下去,至今仍堅守母語傳承的信念,好好的傳承母語,也要甘心樂意的傳授母語,也不能對學生發脾氣,也不能抱怨很累,即便抱病上課也只能從容自在,離開家之前,先禱告求神給我力量勇氣,也因此我的學生愈來愈多,其中也有漢人的孩子,漢人的學生,也很認真的跟我學太魯閣語,反而自己的太魯閣族的孩子,成績還在後且學習態度不積極,不像漢人孩子爭取榮譽的心很強,
帶他們去比語言全國賽,人的孩子都拿到很高的獎項。)
因為疫情關係,賽場只有選手,家長嚴禁進入場內,Awi(張賢盛)老師把握機會,不斷精神喊話。
(勝利國小 胡語妡 太魯閣族
Ptasan Tgbilaq Shen-li
胡語妡 Truku
(好玩嗎) ,應該還滿好玩的,從暑假開始練習,但是一開始老師有給音檔,然後一直聽音檔,然後就背起來了,因為可以學很多單字,就是媽媽會一點點,然後她會教我一些發音,Awi 老師很好,就是都會讓我去參加比賽,然後都會很認真地教我,謝謝老師。)
(臺南建興國中 李炯毅
Ptasan tgska Tay-nan Jian-sing
李炯毅
我看過一部電影,就是賽德克巴萊,對我想說,想要了解這個族的一些故事,所以呢 ,我就來參加這個族的語言,後來就來比這個賽,然後呢 後來就拿到市長獎,所以呢,後來國中繼續比這個賽,就是跟我原本的,就是刻板印象不太一樣,就是我原本想說原住民可能就是,好像其實我了解他們之後,好像也跟平地人一樣,是沒有差別在哪,我的指導老師是張賢盛老師,他是從國小一直指導我到現在,他也對我很好,也很認真的指導我,謝謝他 謝謝老師。)
母語就是父母的話,
是祖先一代一代傳遞下來的語言,它包含了一個族群的文化和感情,也是一個人對自己肯定的重要標幟,對母語的感情一如對父母親的感情,都是不可厭棄的。
(仁德國中 莊椀喬 Truku
Ptasan tgska Tay-nan Ren-de
莊椀喬 Truku
都聽得懂 ,就是聽得懂也會唸,讓我感到很有成就,
讓我和媽媽的感情,以進一大步,人情味吧,就是有濃厚的感情在,就是我和族語這東西,它陪伴我這麼久,所以有一個感情是在的,那種感情就是像親人那份感情,雖然我不了解,就是說他們有些語言我是不瞭解,可是還是聽得懂一點點,期待可以更好。)
(省躬國小的教務主任 包雅雯
Mdudul ttgsa ptasan tgbilaq Sheng-gung
包雅雯
因為語言是透過學習,透過生活上的經驗,然後呢,讓孩子去熟悉這種語言的使用,因為語言,不是代表一種說話的工具啦,我覺得透過語言的使用,可以讓孩子了解到,這個語言的文化還有它的美,所以我們會希望還是可以,鼓勵所有的孩子們,要多多的使用自己的母語,不管是原民語 台語或是,新住民或是客語這樣子。)
然而擔任支援老師,大都是地方耆老居多,卻深具有成熟穩定情緒,接納自我不遷怒學生的特質,富有語言傳承的使命,及部落的生活經驗,這也是學校所缺乏的文化資產,母語的營造回歸家庭,甚至加強落實夫妻一人一語,結合家庭 部落及政府的力量,營造族語的環境,讓鐵三角堅若磐石,族語教育才有成功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