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9
記者
Aras Sawawan(陳鵬飛) / 許家榮 立法院

立院修法拚減碳 促''溫管法''變更為''氣遷法''

原本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近期立法院力拚修法改成"氣候變遷因應法",來面對棘手的氣候問題。不過有原民團體認為,這部法案根本是為企業量身打造,裡頭完全沒有原住民族權利觀點。因此,趁著黨團協商前夕,族人跟多個環團再度前往立法院,呼籲政府機關重視。
 
(國民黨立法委員 Yosi Takun (孔文吉) 泰雅族:
討論到我們原住民族,相關權利的時候,我也有提出修正動議,幾乎都是被保留,那環保署他的說法是,我們在氣候調適,以及專案抵換的部分,已經隱含跟原住民相關,有關森林碳匯的議題,所以他只有這樣講 )

眼看氣候變遷因應法9號展開立法院黨團協商,過去行政院版本未納入原住民權利的爭議,多個民間團體再度前往立法院,呼籲行政及立法機關重視。

(原住民族氣候變遷聯盟成員 Kawlo Iyun Pacidal 阿美族:
整個氣候變遷因應法裡頭,其實還是有溫管法的思維,只是想解決這個溫室氣體減量,而不是以氣候變遷的因應跟調適,來當作法案的核心跟主軸 )

曾經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即將搖身一變成"氣候變遷因應法",被民間團體質疑是為企業"漂綠",來避免國際貿易的碳關稅而量身製訂。今年初的院版草案,對原住民族權利隻字未提。民間團體共同呼籲政府,承認原民主權及自然資源、納入原民決策參與,以及諮商同意流程。更重要的是,成立原民氣候變遷基金,賠償過去原民守護森林,以及公共犧牲的碳貢獻。

(國民黨立法委員 Sufin‧Siluko (廖國棟) 阿美族 :
既然在COP27又新增了,一個賠償基金的機制,那中華民國到底如何去面對它,我們到現在完全不知道,完全不知道 )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 (伍麗華) 魯凱族:
我們爭議的是通篇,只有出現脆弱群體,並沒有關原住民 原住民族部落,這樣的一個文字,所以在我們強力的要求之下,目前看到院版有做,這樣文字的更正,第二個部分我們也已經,在這次的條文當中,有去看到關於承認,原住民土地及自然資源權利的部分 ,會由原民會來主管 ,氣候變遷法我們已經算是落後,至少在急起直追的時候,應該也端出一個面面俱到,有考慮到未來發展版本 )

呼籲跟上國際趨勢,立委們也紛紛關注議題發展。立委更要求原民會積極參與氣遷法進度。對此原民會則回應,法案應兼顧在地族人權益及建立利益共享機制,並依"原住民族基本法"相關規定。另外也已在10月14跨部會議達成原民權利入法共識。,尚待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通過後,原民會將與環保署及相關部會依前開原則持續推動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