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8
記者
zemzem (古聖典) 台東卑南

鳳梨釋迦落果率增 立委會同農改場.縣府會勘

aratatakuliacʉ hliaripucu angahlahlana mamisa

鳳梨釋迦第一期果即將上市,但農民卻笑不出來,除了是因為無法外銷中國的問題,導致收購價相較往年還要低,現在又碰上天氣忽冷忽熱,造成落果率大增,收入根本不敷成本。12月6日上午,立委劉櫂豪接受農民陳情,會同農改場和台東縣政府實地會勘。

走進釋迦園,地上滿是套袋,拆開一看,裡頭全是即將要收成的鳳梨釋迦,農民認為,可能是近期天氣忽冷忽熱,導致落果率大增,無奈心血全泡了湯。

(卑南鄉農民 林小姐 卑南族:
cucutakuaumumaisa piinan
林小姐  Pinuyumayan
就是從那個蒂頭那邊爆裂,可能是氣候的關係造成的(收成量)當然是不好啊,價錢又不好,比去年的價錢更低,又加上落果,收成會好嗎,今年一定虧的啊)

看著一顆顆裂開的鳳梨釋迦,農民欲哭無淚,表示相較往年同期,落果率至少多了3至5成,尤其台灣釋迦面臨外銷困境,國內收購價持續下跌,如今又加上落果問題,收入完全不敷成本。對此立委劉櫂豪,12月6日上午會同農糧署及台東農改場前往卑南鄉果園實地會勘。

(台東農改場長 陳信言:
kapitanʉisa Taitu parana takuavalʉ
陳信言
今年11月我們溫度,確實有地點偏高,所以會造成,已經在大果期的果實,很容易落果,應該都已經達到了20%的救助標準)

台東農改場指出,11、12月的平均氣溫,比往升高有1.5度左右,很可能是造成鳳梨釋迦落果的主因,而至於受損程度,是否已達中央天災救助標準,縣府回應,已委請鄉公所協助調查,後續會統一向農委會呈報。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長 許家豪:
kapitanʉisa Taitu kinsihu parana takuaumuma
許家豪
我們台東縣府已經啟動了,天然災害的相關程序,也拜託我們卑南鄉公所這邊,受理民眾如果有落果情況的,這個登記作業)

由於目前鳳梨釋迦受損面積,仍未達天然災害救助標準,縣府呼籲農民,若發生落果情形,一定要先拍照存證,以利中央進行災損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