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螢火蟲復育,那瑪夏區公所舉辦螢火蟲棲地營造課程,教導民眾如何在自己的土地上,營造出適合螢火蟲棲息的環境,讓螢火蟲足跡遍布那瑪夏。
學員跟著講師實地踏查,找出可能復育螢火蟲的土地。那瑪夏區公所29號舉辦螢火蟲棲地營造課程,教導民眾如何在自己的土地上,營造出適合螢火蟲棲息的環境。
(學員 周秀梅 布農族:
學到了很多一進來就告訴我們說,要怎樣復育種植可以引誘,黑翅螢的花花草草,我想這是最好的收穫)
(學員 鄭淑敏:
因為我們在那瑪夏有聽到這個資訊,所以我們就上山,因為本身也是在養蜜蜂,所以對這個生態是很有興趣的,而且今天上了吳博士的課,發現環境生態非常重要)
那瑪夏區公所表示,今年不同以往只有室內課程,而是讓講師能夠實地到學員的土地,來分析螢火蟲復育的可行性,以及如何改善環境讓螢火蟲能夠棲息。
(那瑪夏區公所農觀課長 柯志聰 布農族:
以前都是屬於室內教學,這次是我們比較不同以往,我們實地勘查我們百姓的,有沒有需要做復育螢火蟲,我們是希望是說未來,我們的各部落各區塊,都有螢火蟲的足跡)
(講師 吳加雄:
能不能做螢火蟲復育,我有一個很簡單的口訣,第一個抬頭看有樹,那些樹就是樹冠很大,可以產生足夠遮陰的樹種,第二個空氣聞起來要潮濕,或者是你的土地裡頭,有很多的姑婆芋蕨類在生存,以及最重要的第三點,不要有光害)
復育螢火蟲需要環境濕度足夠、以及茂盛植物讓幼蟲棲息,也有足夠的食物來源,後續需要投入人力維護,才能讓螢火蟲足跡遍布那瑪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