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8
記者
No(林遠沖) 南投仁愛

仁愛國小新校舍完工 賽德克傳統儀式祈福

創校逾百年的南投仁愛鄉仁愛國小,原本的舊校舍已經使用超過50年,為顧及教學場域的安全,南投縣政府向中央爭取經費,辦理老舊校舍重建工程,在歷經兩年的工期後,新校舍終於完工,為了慶祝新校舍的啟用,以及彰顯民族文化特色,學校特別請來耆老,使用賽德克族的傳統儀式,進行落成啟用典禮,希望藉由祖靈的參與,保護校舍安全,也為全校師生祈福。

在耆老的帶領下,由南投縣長擔任主祭官,使用賽德克族傳統儀式,為仁愛國小新校舍以及新操場,還有民族文化學習場域,共同辦理落成啟用儀式,整個儀式過程莊嚴又不失溫馨,讓不少來賓看了都相當地感動。

(文化工作者 沈明仁 賽德克族:
以前我們在蓋任何一個建築物的時候,都是要感謝祖靈的一個賜福,讓這個祖靈的那種力量,祂能夠去保護這個學校。)

(立法委員 伍麗華 排灣族:
校舍落成典禮,放入了我們的整個傳統儀式,我覺得非常的莊嚴,非常的感動,因為教育即生活,就是在為孩子們上一個珍貴的課程。)

(立法委員 高金素梅 泰雅族:
恭喜學校終於有了非常漂亮的校舍,有PU跑道,那麼我希望未來在這裡呢,我也可以能夠有貢獻。)

仁愛國小在民國6年創立,當時為日治時期的小學校,創校逾百年歷史,由於舊校舍屋齡超過50年,且歷經921大地震,為顧及師生安全,再加上舊校舍已不敷現代教學需求,因此六年前爭取經費重建,如今除了新校舍以及操場呈現在大家面前,還有民族文化教學場域,也都一併提供學生們,接受更完善的受教體驗。

(仁愛國小校長 沈慧美 泰雅族:
那麼新校舍它會有什麼不同?第一個它會融入我們在地的一個元素,所以我們又重新申請計畫,能夠營造我們這個原住民的傳統屋,那小朋友也可以在傳統屋裡面,學習我們的文化知識。)

(南投縣長 許淑華:
那最重要的現在的學校,不只是單純孩子學習的地方,還有早期族人的這些的文化,那持續未來縣政府,會不斷地針對教育的部分,以及如何發展原住民的文化,我們會繼續努力地來深耕。)

新建校舍是一棟符合最新法規及在地文化的綠建築,包含有14間教室、一間廚房即教職員宿舍等,111年也爭取道到200萬元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使用傳統工法完成賽德克傳統屋,以及小米田、射箭場,讓仁愛國小呈現出既溫馨,又具有文化美感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