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5
記者
Kawa(施俊銘) 桃園/楊梅

青年北漂創品牌 經營大型汽車美容拚事業

把鏡頭轉往都會區,來看到同樣是在中部出身的賽德克族人馬沙魯,一年多前決定從中部北漂到桃園市楊梅區創業,專門為3.5噸以上聯結車、曳引車頭及大小貨車做洗車美容,員工也都以原住民為主。創業不容易,更困難的是又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拚搏,而他是如何在一年多時間,努力站穩自己的事業腳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

沖水上泡泡認真畫圈仔細的清潔客人愛車,一旁還在忙著接單,又一台車開來了。

這裡是桃園市楊梅區大車洗車場,是來自南投北漂的賽德克族人青年馬沙魯經營的店。

(大車美容店老闆 馬沙魯 賽德克族:
(貨車)司機是以車為家,我只希望給他們一個,有好的工作環境,這是我(公司)的宗旨)

馬沙魯從小就對車子很有興趣,以前曾經做過小車的汽車美容,學完技術與經驗,開始想創業的念頭,但他認為小車美容在台灣已經很飽和,但大車的汽車美容沒有很多家在經營,所以決定跟從小一起長大的同學,藉由他同學曾經開過店的經驗和技術,一起共創大車美容店。另外,馬沙魯也表示,希望在他這裡學到的不管是技術還是人情事物,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融合的相處模式。

(大車美容店老闆馬沙魯同學 陳峻寅:
我本身在南投埔里,有開一間小間的洗車廠,後面洗四年多,因為請不到人我就收起來了,因為馬沙魯都在北部,有在跑大車這樣子,就是他有跟我講,打電話跟我講說,看要不要一起做,因為我本來就是洗車的技術,談一談ok,才一起上來打拼這樣)

(大車美容店老闆 馬沙魯 賽德克族:
不單單學自己的一門技術之外,未來面對的 我要的是讓自己的族人,能夠去融入這些平地的生活,讓他們不要脫節,讓他們把一些平地的知識,不管是知識還是人情事物,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把它們帶回去部落)

馬沙魯在國小念書的時候就開時接觸洗車業,退伍之後開始做貨運司機,也因為這個背景,才讓他看見了大車汽車美容的未來市場趨勢,決定開設一家專門為3.5噸以上聯結車、曳引車頭及大小貨車的汽車美容店。員工也都以族人為主,但大車美容業比小車美容還需要更多的技術層面外,還要克服爬高爬低的風險。

(大車美容店員工 林玉茹 泰雅族:
你肯做,都有好工作,只是相對的,你認真工作,不怕苦 不怕難,都是好找工作,當然啦 危險性很高啊,風險是掉下來啊,然後受傷啊)

大車雖然辛苦,危險性也高,回憶當初會離鄉背井,來到桃園開店,馬沙魯說,因為苗栗以北的貨運公司,桃園就佔了七成,原民移居到都會區也都會選擇落腳在桃園,因此希望能給從部落北漂沒工作的族人有工作機會,因為他知道離鄉背井非常辛苦。

(大車美容店老闆 馬沙魯 賽德克族:
我也希望說 原住民,也希望利用這個學一技之長,不管你以後有沒有用的到,就是說也是可以,間接性的去幫助他們)

(大車美容店員工 林玉茹 泰雅族:
(在這裡工作)當然就很開心啊,因為畢竟想法,跟自己的(族人),就是比較親近,而且想法也比較相同啊)

馬沙魯在未來一年計畫擴大經營,員工以原住民優先,也會提供員工宿舍,提供族人在都市的就業機會,也讓族人知道走汽車美容行業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