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母語日系列報導、先前我們看到5年三百多億的國家語言發展方案,原民會爭取到72億,我們就進一步從經費分配來看,在師資培育策略的"原住民族語言人才拔尖計畫",要用5年6億8千萬元,以一對一的學習方式,提高族語能力,且不再受限於族語老師,要再擴大結合其他領域會說族語的專業人士,來投入族語教學人才培育行列,用跨領域的方式,讓學習資源最大化。
行政院111年6月公布"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從111年到115年間,投入三百多億搶救國家語言,其中原民會爭取到72億,進一步看到語言教學的執行策略,"原住民族語人才拔尖計畫",5年投入總計6億8千萬",排除傳播媒體製播經費不看,是原民會整體語言復振計畫中,經費最高的項目。
(原民會教文處長 楊正斌 泰雅族:
因為原語法的頒布之後,更多我們族群內部的,各族群的族人,對於族語傳承這件事情,需求越來越急迫,包括在學校的場域,也把族語的學習這件事情,國家語言學習的這件事,都列為最重要的推動工作之一)
從111學年度開始,小學和國中七八年級生,每周必修一堂本土語言,本土師資人才將會是下個挑戰,現在要透過拔尖計畫,培育出正式的族語教師,又該如何持續運作?
(原民會教文處長 楊正斌 泰雅族:
族語文師資的培育計畫,他所需要的族語課程上面的,學習資源的導入,希望能夠每年培養100組的,這樣子的一個師資拔尖,學習的一個成果)
拔尖計畫中,也將採取一對一的授課方式,不過像這樣師徒組合的教學方式,類似從107年到110年間,曾執行過的師徒制計畫,目標就是要在3年取得高級以上的族語認證,但以全職身分參與的通過率僅有30%,也就是培訓24人只有7人通過但也藉由這樣的經驗,從中省思族語教學資源的可能性。
(原語會執行長 Lowking Nowbucyang (許韋晟) 太魯閣族:
在師徒制裡面我們傳習師,他其實沒有有過多的一個,增能或培訓 告訴他們,應該要嘛教授師徒制的方式,所以有比較多的還是,以在室內教學為主,這個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但也因為師徒制觀察到,願意學習族語的年輕人增加,但師資養成本來就不容易,而又要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更是一門學問,而在"原住民族語人才拔尖計畫"中,族語教師將結合原住民族公費生體制,透過師資培育大學,孕育族語教學能量。
(原民會教文處長 楊正斌 泰雅族:
教學的這一塊在學校領域,我們對應的老師,大概都是族語教學支援人員,在目前來講還是佔多數,但是為了要符合108課綱,跟相關的法規的規範,我們是希望在學校領域,有正式的族語老師要來教)
不過拔尖計畫還有另外一項精神,如果是具備其他領域的專業,但對族語教學有熱忱,未來也可以投入拔尖計畫中,支援族語教學,將教育資源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