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因應南部嚴峻水情,中央旱災應變中心昨天(1)成立,經過各單位研商評估,決定高雄地區從3月8號開始,調整為減壓供水的黃燈,同時制定南部供水抗旱計畫,降低旱象對社會各界的衝擊。
南部水情吃緊,去年以來降雨量為30年新低,對此,中央旱災應變中心3月1號將正式成立,並召開第1次工作會報。水利署署長賴建信指出,高屏溪流量已降至每秒7.4立方公尺,加上預測未來一季,降雨偏少機率高,經各單位研商決定,高雄地區從3月8號開始,調整為減壓供水的黃燈,加大力道採取進一步節水措施。
(水利署署長 賴建信:
透過夜間減壓供水,黃燈的措施來穩定高雄地區水情的供給。)
因應後續南部春雨偏少,及晚梅的可能性,經濟部制定南部供水抗旱計畫,包含強化區域調度、增鑿54口抗旱水井,及提升既有淨水場處理能力等措施,降低旱象對社會各界的衝擊。
(水利署署長 賴建信:
透過這三大的措施,我們目標是希望在4月30號之前,能再增供每天13.6萬噸的水量。)
由於目前是枯水期關鍵時刻,經濟部加強輔導廠商,以節水10%為目標,及落實各項節水調度措施,共同度過氣候變遷挑戰,強調不會影響廠商的生產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