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署於每年11月到隔年2月,開放捕撈鰻苗;其餘時間禁捕,否則將開罰,以保障生態永續。但宜蘭漁民反應,這次漁期捕撈狀況不理想,加上鰻苗季尾聲產量突增,盼能展延漁期。
漁民水桶裡,放著優游的鰻苗。今年(2023)每尾可賣到70元,被稱為"海中白金"。漁業署於每年11月到隔年2月開放捕撈,其餘時間禁捕。如今已經3月,但宜蘭壯圍海灘,還是可以看到不少漁民為捕撈鰻苗,而搭建的蒙古包。
(漁民:
(會希望延長嗎)當然阿(這樣可以捕更多這樣)對阿,更多倒是不會啦 還是有一些,我們想說能抓就抓)
(漁民:
現在要收了 剛好出鰻,還沒有賺到錢 正在賺的時候,海巡署就趕我們走說,已經有通知了)
有漁民反應,這次鰻苗漁期捕撈狀況不理想,加上鰻苗季尾聲產量突增,盼能展延漁期。過去漁業署僅於2017年與2021年展延鰻苗漁期,2021年是因鰻魚產卵時間推遲,加上捕撈量不大。根據統計,台鰻苗捕撈量,2020年曾高達5700公斤,但2021年僅剩1495公斤,是近5年最少,這次漁期則有1801公斤。
(宜蘭縣府農業處長 李新泰:
最後在他們(漁業署)的調查是說,因為高峰期已經過了,為了這個生態保育的一個因素,所以他們還是建議,維持這個原來的一個管制期間)
縣府說,有向漁業署轉達漁民的心聲,但中央分析,多數鰻苗已於去年11月現身,漁期尾聲的盛況不會維持太久,決定不展延漁期。近期漁民可陸續拆除蒙古包,如被發現在禁漁期間捕撈鰻苗,可依"漁業法"開罰3萬到15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