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北烏來區,就有居民針對擋土牆綠美化工程,在臉書發文表示,公所應審慎考量文化內涵及一致性,對於部落內外的牆面擋土牆面,有不同的規劃表示遺憾,而公所則表示考量經費以及部落內部才是文化的中心,未來仍會以加強部落內部的綠美化工程為主。
經過原鄉部落時,在大部分的擋土牆上都會看到以當地族群文化呈現的藝術彩繪或裝飾。
但近日,在新北市烏來區就有民眾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針對擋土牆沒有整體規劃,有的有色彩有的只有黑白圖,做工不一致,表示應審慎考量文化內涵及一致性,也有不少民眾回應表示認同。
(電訪 新北市烏來區公所秘書 沈惠康:
第一個就是經費的考量,還有時間的因素,那當時是111年,剛好都是第四季,都是天候的因素,都是在雨季,在做這個綠美化的工程,都有一些延宕,或者是 有一些影響到這樣子。)
仔細看到烏來區環山路往大山溫泉一帶的擋土牆,在部落內部的擋土牆是使用石材精緻呈現當地文化特色,而在往部落的道路上,則是以鮮豔的色彩,呈現泰雅族人射日的故事,至於牆面較小的擋土牆,則是使用白底黑圖,畫龍點睛地呈現織布、狩獵等在地文化意象,不同區域以不同方式美化。
(烏來里居民 Yulaw 泰雅族:
擋土牆,就是為了安全的問題而已,那個圖騰的部分,當然能夠是很完美的是很好,那可能預算上的問題,沒辦法的時候,也只有就這樣子而已,其實沒有什麼那個(影響)。)
(忠治里居民 Kinga‧tazing(田原) 泰雅族:
美化出來的圖像圖騰,不管是它用彩色的還是用黑白的,或者是用雕刻的,在我們部落裡面的牆上,它背後的故事,還有背後的文化內涵是什麼,這是我是覺得非常重要的。)
公所也進一步表示,考量到部落內是文化傳承的中心,未來也會積極爭取經費,加強部落內綠美化工程,進一步吸引遊客認識當地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