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7
記者
法物嘞‧給尚 台東池上

池上鄉啟動申請國際慢城 成立推動委員會

為了推動池上鄉成為國際慢城,鼓勵健康生活,公所今天舉行申請國際慢城啟動儀式、暨推動委員會成立大會。

為推動池上鄉成為國際慢城,池上鄉公所27日特別舉行申請國際慢城認城啟動儀式暨推動委員會成立大會,現場並特別頒發委員證書。

(池上鄉長 林建宏:
其實最主要推動池上鄉慢生活步調,然後透過這樣的地景文化,來發展屬於我們這一個慢生活慢經濟,這都可以從經濟建構跟架構,來發展池上鄉未來的一個發展,我們希望這樣的地景,這樣的挹注,結合這樣慢生活的經濟,可以讓池上鄉蛻(變)換新,然後現在的好還要更好。)

近年池上鄉致力於"心靈故鄉、宜居慢城"的理念,除了符合義大利國際慢城總部5萬人口以下、慢城7大面向、8大公約及73項指標等標準外,有其多元的文化及自然環境,更有一望無際的田園景觀跟金城武樹、伯郎大道等知名景點。

(南華大學教授 葉月嬌:
要認證指標,它其實有7個面向,然後72個指標,現在是73個,最重要的是就是環保意識,然後還有推動平等這件事,另外當然就是我們要有公民意識,這幾個面向裡頭,還有我們是不是歡迎國際的觀光客來。)

參與啟動儀式暨推動委員會成立的族人及民意代表,也非常期待池上鄉能成為國際慢城,讓部落文化走向國際。

(池上鄉民代表 潘旭瑞 阿美族:
希望以後國際人士能認識我們這裡的阿美族,這裡的原住民族,認識我們這裡的文化,希望透過這個所謂的慢城組織,希望我們的文化能國際化。)

(大埔部落居民 高筱媛 阿美族:
鄉公所這麼有用心的話,其實我們地方的,像是店家如果可以,就是去配合他們,然後其實我們更可以推廣我們自己的文化,可以讓所有國際外面的旅客,可以知道我們這邊。)

慢城的概念源自義大利,是受到慢活、慢食等影響後所提出的新觀點,著重在放慢生活步伐,並且保護地方文化、環境,公所期望國內及國際友人能來到池上,一同體驗享受優質的"慢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