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在台北市府用心地舉辦下辦得相當精緻,也凸顯出了全國賽事在大都會區舉辦的優勢,不過卻有參賽隊伍表示,他們參加比賽勝出,贏得了獎盃,但沒想到上頭的原民會主委傳統名字的音譯字卻刻錯了,覺得有失尊重,對此台北市府也回應事廠商的疏失,會盡快得修正,然後把獎盃送回。
經過四天的激烈競爭,112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27號正式閉幕。為了精心籌劃這場,兼具體育、文化、傳統與現代特色的原住民族運動嘉年華會,主辦單位台北市政府特地設置,原住民族文化諮詢顧問,並在賽會的各競賽場地及大會手冊中,加入各族族語拼音文字與各族圖騰,展現多元薈萃的精神。
(選手 Awei Kumu(黃天明) 賽德克族:
台北市辦得我覺得還不錯,各方面也很好,因為我是第一次參加,所以都很順利地完成。)
不過立委陳瑩在社群媒體指出,閉幕典禮上除了講錯中央原民會官員名字外,獎盃上原民會主委名字刻錯,把夷將‧拔路兒刻成了夷「獎」‧拔路兒,甚至在閉幕典禮上,台北市政府不敢將獎盃放到台上,而是放到舞台旁邊的地上,有人一靠近,立刻圍起人牆擋住不准拍,疑似擔心事情外漏。
(民進黨立法委員 Asenay Daliyalrep (陳瑩) 卑南族:
其實告知他們,之後又過了幾天,在閉幕的時候,其實夷將主委的名字還是沒有改對,也遺漏了羅馬拼音的部分,藉機大家一起來學習,就是來認識原住民的文化,還有尊重原住民的名字。)
陳瑩強調提起這件事情,是要讓大眾了解原住民族名字的完整性,及命名方式與其他族群差異,以獲得基本的尊重。對此台北市政府回應,經查為廠商疏失,並誠摯向夷將主委、選手及代表隊致歉,目前已陸續將誤繕獎座收回,預計兩周內完成製作,並表示不會增加大會及政府預算,後續會列入檢討事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