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ta hosa ho pacohivi isi yainenu yuoveiya 'e ongko
《iachi ongko自己的名字-台灣原住民傳統命名文化特展》4月14日在嘉義阿里山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開幕,從早期原住民族為何失去傳統姓名的歷史脈絡開始,一路到近代原運前輩如何爭取正名,以及介紹不同族群命名特色。
鄒族風笛表演藝術團充滿活力的舞蹈替特展開場。《iachi ongko自己的名字-台灣原住民傳統命名文化特展》4月14日在嘉義阿里山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開幕,不少族人前往參展,看完後更表示也想恢復傳統姓名。
(民眾 孔繁莉 Cou
cou ta hosa
因為我自己的爺爺是外省人,所以我的姓氏是外省人的姓,所以我就剛看到這個展的時候,就是有衝動想要恢復我的族語名字。)
(阿里山達邦國小主任 何柏緯
lemacohio ta tapang ʉ
以往都是聽長輩在講,那如果透過這個展,我們可以很了解整個從早期日治時代到國民政府,到現在正名整個歷史脈絡,因為我們學校自己也是原民實驗學校,那這樣其實我們有機會也會想帶孩子下來,看一下自己族群名字的演進。)
阿里山鄉長提到,傳統命名文化特展讓族人了解早期原住民族為何失去傳統姓名的歷史脈絡開始,一路到近代原運前輩如何爭取正名,更介紹各族群的命名方式。
(阿里山鄉長 iusungu(高瑞芳) Cou
goo'co
這個展最主要是我們鼓勵年輕人,來看一下我們的既有傳統,是各族能不能說激發他們恢復我們傳統姓名,希望能有所助益。)
阿里山鄉長強調名字是文化的連結,鼓勵年輕人前來觀展,期望特展能喚起青年對傳統姓名的認同與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