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6
記者
綜合報導 台北市

碳權交易所預7月成立 國外碳權交易先上路

為了配合國家淨零排放目標,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證實,最快7月將成立碳權交易所。依據規劃有3大項的業務,初期以國外碳權交易為主;國內交易部分,則要等相關法令完備後,預計明年(2024)再進行。

工廠的煙囪不斷排放著氣體,碳排量不低。為了配合國家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財委會立委24日考察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證實,預計最快7月成立碳權交易所。初期資本額為5到10億元,將出任首任董座,先以國外碳權交易為主;國內碳權部分,將配合環保署的法規進度建置交易平台。

(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 林修銘:
設立以後呢 國外碳權的部分,先求滿足相關的企業上的,這樣的一個需求 碳權交易的子法,相關的這樣子出爐以後,我們希望這扮演一個積極性的角色,能夠讓台灣淨零碳排的速度能夠加快)

事實上,全球已經有超過30個國家或區域設置碳交易所,除了歐盟、美國最為人熟知,包括中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都有設立。根據規劃,台灣碳權交易所主要業務包括國際碳權買賣、國內碳權交易,以及碳稅碳費諮詢。

(環保署長 張子敬:
(歐盟等)它有核配之後,其實它需要去繳費的那一個變小了,所以其實它 可能它的碳費反而會變高,不核配 其實一樣是同樣的目的,比較簡化 所以我們短期內,不會實施總量管制 也不會去做核配)

對於台灣將成立碳權交易所,工商團體呼籲政府參考歐盟等先進國家作法,初期能有免費的核配?對此環保署長張子敬強調,國內碳交易短期內不會實施總量管制,也不會去做免費核配,作法比較簡化,可是目的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