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9
記者

財團開發不惜購地 設博物館敬山林

繼續要您看到的是台東鸞山森林博物館,鸞山是少數在海岸山脈的布農族部落,部落土地上有茂密榕樹林,榕樹氣根和枝幹盤生錯節的景象,讓當時遷移到此的布農族人驚呼是"長腳的樹",不過在19年前,這樣的奇觀差一點就要遭到財團開發,幸好森林博物館館長Aziman當時不計一切代價買下土地,成立了森林博物館,不但成功挽救森林,也打算從森林出發,重建布農族傳統文化集家園。森林博物館有別於現代觀光區,沒有電,沒有販賣部,進山前還要跟著祭祀祖靈山神,Aziman說,要讓客人學習布農族布農族的生活環境倫理,讓大眾知道,原住民族絕對有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永續共存。

這個是我們布農族的報佳音,以前我們的獵人到山上打獵,回來的途中揹了好料,山產 山豬 或者水鹿,下了山到自己的家鄉,家已經在底下了,從山頂上呼喊,告訴一家人,我回來了。

如果是第一次走進,台東鸞山部落,森林博物館的遊客,必會被眼前,遮天蓋地的榕樹林震撼,樹幹和氣根盤生錯節,在天上 在地下遊走,會走路的樹名聲由此而來 。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鸞山森林博物館負責人 Aziman 布農族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七八十年以前,我們本來是居住在,高雄跟台東的界線,日本便於管理,強迫我們遷下來的時候,當時我的爸爸,我的阿公,那一輩部落的老人,他們以前居住的高度在1600(公尺),在內本鹿1600到2400的高度,那邊的森林都是台灣杉,都是很筆直的檜木鐵杉,雲霧帶 會下雪,常常起霧的地方,高而冷的地方,他們第一次來到這裡,部落到處都是這樣的一個榕樹,他們嚇一跳,哇賽,這是什麼樹,怎麼那麼多腿 那麼多腳,好精彩啊,好危險啊,是這樣)

會走路的樹,只是鸞山森林博物館的第一站,跟著森林博物館館長Aziman,來到瞭望台和傳統家屋,布農族迎賓烤肉,和特色小米酒,正等待大家光臨,但是肉必須自己動手烤,還要記得隨時說聲,布農族語的謝謝uninang。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鸞山森林博物館負責人 Aziman 布農族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你們來這裡是,我們是另外的生活,另外的價值觀,你們是來這裡要學習)

用竹籤烤肉看似來平凡,對都市來的遊客 卻是難得體驗,森林博物館的重頭戲還在後頭,在森林的入口處,客人必須收拾好心情,奉上自己準備好的供品,一起祭祀山神和祖靈。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鸞山森林博物館負責人 Aziman 布農族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來這裡就是要體驗一日布農族,要來這裡要帶雙證件,米酒一瓶,檳榔一包,他們被要求要帶這個的時候,他們買的時候,他們開始對我們尊重,原來要來這裡 要帶護照,因為透過這個簡單的,跟山神祖靈打招呼,請山神祖靈,同意他們成為,一起保護森林的朋友,這個地方,雖然是我爸爸兒子的土地權狀,我們漢人朋友 這是我的土地,但是在布農族的傳統概念,這是大家的,我們跟萬物是共生共榮的,這邊的主人不是Aziman,包含這個樹,還有這些野生動物,或是蚊子,所以你等一下進去的時候,你不要隨便,看到蚊子 牠咬你,你就打牠,暫時先不要打牠,其實牠咬你的時候,你就跟牠有血緣關係,如果你真的堅持,要給牠打死了,你已經打死了這邊的主人之一)

抱著謙卑的心,進入森林博物館,在這裡 人們沒有身分地位,自然萬物才是真正的主人,鑽過一線天,攀樹而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天然的遊樂場,也是在都市不可能見到的景象。

(na'isan 'emacu nu imaza Tama Laung  Bunun
導覽老師 Tama Laung 布農族 na'isan 'emacu nu imaza Tama Laung  Bunun
你看他們像小朋友,一看就是,他們的想法是,可能說很髒,或者是這個不能動,不要動,可是我們布農,在山上的孩子,是很自由,因為我們認識這個環境,因為我們天天跟它們相處,我們才有資格去教他們,我們來山上,就是要對這些,本來就要互相尊重,對人也是要互相尊重)

(namangtjez a 'ivangavang 任小姐 遊客 任小姐
namangtjez a 'ivangavang 任小姐
因為平常像這種地方,我們比較少有辦法自己來,所以就想說,剛好有看到這個博物館,所以我們就帶他們來體驗看看,因為我們也想了解,他們原住民的一些 生活習慣,今天爸爸問我說,是室內的嗎,沒有 全部都是室外的)

(namangtjez a 'ivangavang 黃先生 aljak ni 黃先生 遊客 黃先生V.S 兒子
namangtjez a 'ivangavang 黃先生 VS. aljak ni 黃先生
很好玩也很刺激,他一開始不想爬,想走那個小洞,然後我們鼓勵他,既然已經來了,就爬爬看,就是在市區比較體會不到的)

來到森林博物館的人,都可以盡情享受山林的餽贈,但這片原始森林,其實也曾面臨開發命運,19年前,鸞山部落土地,差點遭到財團買下,蓋廟蓋靈骨塔,當時Aziman不惜一切代價,借錢貸款也要搶救這塊淨土。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鸞山森林博物館負責人 Aziman 布農族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當時我爸爸的兒子,非常的緊張,到處借錢,甚至把自己的房子土地,向土地銀行 ,鹿野農會抵押貸款,得來不易,因為欠債兩三千萬,好幾次沒有辦法貸款,房子被查封拍賣8次以上,流了很多的淚,但是我認為做對的事情,都要堅持下來)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鸞山森林博物館負責人 Aziman 布農族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我最早在這裡,真的我要謝謝我的叔叔,2003年吧,我把這個地方,他也不曉得,我就把這個地方,搶救買下來之後,我第一個去找他,因為我爸爸不在了,他是我爸爸的弟弟,我說上面那個地方,我把它搶救下來,要不要上來看,我也告訴他,我的想法這樣,他說我們在這個地方,我們在這蓋房子,當你蓋了這個房子,才知道我們失去了很多的,蓋房子的一些技術經驗,還有失去了很多的人)

從失去中重新守護山林,建立布農家園,Aziman在2003年,創立了森林博物館,這裡和一般觀光區很不一樣,這裡不賣服務,也不販賣飲食和商品,玩的是天然山林,吃的是在地食材,就連午餐,都要客人來合作上菜搗麻糬,為的就是要讓遊客拋下成見,真正體會一日布農族的精神 。

(pusalasaladj imaza 王玥棠  Bunun
工作人員 王玥棠 布農族 pusalasaladj imaza 王玥棠  Bunun
我們這裡使用,都是用木頭,然後我們這裡都沒有用瓦斯,也沒有用電,然後我們的菜,主要都是來自於,我們自己種的,包括山蘇 龍鬚菜等等,還有南瓜那些 佛手瓜,都是我們自己種,因為我們布農族,我們的傳統,我們是父系社會,那我們父系社會就是,我們爸爸要去山上打獵,去山上打獵,然後把獵物端回去,我們菜(食物)類似獵物,就要端回去)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鸞山森林博物館負責人 Aziman 布農族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其實賣飲料或的貴一點,會賺到錢,我堅持不要,那些紀念品或者怎樣,可以到部落裡面,或者是一個市集,就可以了,那這邊就純粹來這裡,讓我們來學習,我們土地被瓦解,文化價值觀都被挑戰,那還有生活的倫理都沒有,所以我在這裡,就一直要推生活倫理,環境倫理)

賺錢不是森林博物館的首要目標,當問起為什麼不拿公部門,或是企業補助,Aziman說,靠自己的力量守護土地,回復傳統價值觀,才是讓族人取回自信的關鍵。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鸞山森林博物館負責人 Aziman 布農族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很多政府政策 環境教育,都不是我們原住民的東西,甚至要這邊開發,或者是要怎麼整理 烹飪,或是怎麼樣,也不是我們原有的東西(森林博物館)是我們布農族,自己重建的一個地方,我們在這裡找到自信,找到我們未來的方向,看見原住民用自己的方式,只要給他們土地,找回他們跟土地的關係,不要刻意的,或者是一直補助,或是幫忙,或者改變原住民,你改變台灣的原住民,一些生活習慣或者是價值觀,或是對森林的那些方式,造林或者在很多的政策,無非我們就是,慢慢失去我們山林的文化,這個很實在的一個元凶)

逛完森林博物館,Aziman帶著遊客,在廣場周遭種下原生種樹苗,讓大家能為守護山林,盡一份心力。

(namangtjez a 'ivangavang
林政毅 遊客 林政毅
namangtjez a 'ivangavang 林政毅
基本上這是一個,非常環保的行程,所有人都帶著自己的餐具,我們基本上沒有製造任何垃圾,大家都可以把自己垃圾帶回去,留下的就真的只有回憶,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棒的一個行程,那另外我覺得最棒的是,一個永續經營的概念,它讓這邊的部落的人,其實大家都可以一起參與,一起來維護,這樣子的一個大自然,那另外來講,是一個很棒的一個教育的理念,讓我們來參訪的人,相信應該大家回去都會希望,把這樣子的一個行程,再來推廣給我們周遭的親朋好友 )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鸞山森林博物館負責人 Aziman 布農族 nazemang imaza i cemecemel Aziman  Bunun
把原來的東西一定要留住,實際上我們早就一直在失去了,我們被外面的價值觀受影響,認為這個樹要排的,外來種要種落羽松,應該是保留原生種的,而不是要去經營或者是去開發,我們還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建構這樣的一個平臺,可以做環境教育,可以做我們的這些文化傳承,又想辦法,又有我們一些機制,讓這邊的自然環境保留下來。

森林博物館,從森林開始守護,也守住了土地,守住布農族傳統文化Aziman也要讓社會大眾知道,原住民族就如同種下的,原生樹苗,絕對有能力在家鄉土地上生存,並且靠自己的力量找回自信 ,成長茁壯 長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