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丹大林道傳出開放四輪車輛進入後,越野車擅離道路輾壓高山草原的脫序行為,也不禁讓人回想去年丹大剛開放二輪車,同樣也發生許多摩托車墜谷意外。遊客脫序行為、道路安全問題通通浮上檯面,但人車的大量湧入,面臨的是無法可管的情況。因為丹大林道在2004年就已經從林務局所管轄林道中廢除,因此不適用林務局的林道管理辦法進行人車員額的管制。面對無法可管窘境,鄉公所召開會議邀請族人和相關單位共同討論解決方式,過去曾嘗試推動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也再次被提出。部落,地方政府或中央單位,究竟要如何才能有效管理丹大林道呢?帶您看看
汽車急駛過丹大林道,揚起陣陣沙塵,海拔2900公尺左右的七彩湖附近,這是丹大林道,全面開放車輛通行後的山林樣貌。
(部落族人
Takidiip tu bunun
以前這個樹林,都是水鹿的大便,現在都是人的大便,這邊都是下雪,現在都是人的下雪,都白白的,那個衛生紙,這樣不行,我們的傳統領域,布農族的 ,丹社的傳統領域,結果變這樣)
全長62公里的丹大林道,一路深入中央山脈的核心地帶,路上有知名的六順山七彩湖,還經過許多布農族傳統祖居地,而近年來政府推動山林開放政策,卻也帶來許多問題。
除了發生多起摩托車墜谷意外,更有四輪越野車,擅離道路,輾壓高山草原的脫序行為。
(青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全得志 布農族
Mumu tu liskadaan 全得志 Bunun
自從山林開放以後,有的汽機車,都不按照馬路的一些(路徑),就直接開到箭竹林之類的,然後就是,我們是希望說,宣導他們能夠可以的話,集中車子都停在這邊,然後步行進去七彩湖,這樣才不會,造成七彩湖周邊的一些,就是可能會產生一些垃圾 什麼的,甚至是破壞我們,原生種的箭竹林這樣)
族人們受林務局委託,來到七彩湖附近勸導遊客,儘量集中車輛停放,不要擅離道路。
(青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全得志 布農族
Mumu tu liskadaan 全得志 Bunun
那你說效果,大家都 聽我們的宣導的時候,大家都很配合啦,但實際上呢,就是你看帳篷還是搭上來,車子還是上來,因為畢竟宣導並不是,我們也只能宣導嘛,那他們,我也不能強制他們說,一定要怎麼樣啊)
(卡里布安部落族人 松慶川 布農族
Takidiip tu bunun 松慶川 Bunun
行政院那邊說,全部(山林)都全面開放的話,對我們來講的話,是一種傷害,那今天開放了,那麼多的車子進來,那當然是對生態,還有一些,就是說我們的傳統領域,那當然多多少少都會破壞,那希望各單位,比如說像林務局跟公所,那這個部分來講的話,希望能限制人數)
2004年林道入口處孫海橋遭沖毀,當時行政院,為防止丹大林道的濫墾濫伐,決定不再重建橋梁,丹大這條道路也從林道中除名。
(南投林管處育樂課長 林國彰
Mumu tu liskadaan 林國彰
等於說這一條,原本是丹大林道的部分,因為它沒有所謂的那個,所謂森林裡面的,直接經營的一個必要,所以它就不屬於公告的林道之一,它不屬於林務局,有一個叫做林道管制辦法裡面,所講的林道,那因為不屬於這個林道,它就是屬於一個,丹大地區的聯外道路而已,所以它就沒有辦法像林務局,所管轄的其它的林道,可以來管制車,或管制人的一個進入)
然而在2022年,無預警全面開放,大量人車湧入,不但對丹大林道環境,造成嚴重衝擊,對於前往丹大林道,必經的地利部落,更是被頻繁往來的車輛,鬧得不得安寧。
(達瑪巒部落會議主席 幸尚慈 布農族
Asang lavian 幸尚慈 Bunun
破壞生態,破壞我們的居住的安寧,困擾很多,等等原因 怎麼可能,你上一次就可以停發入山證了,那為什麼現在又不行了)
(卡里布安村長 田金城 布農族
sungciu 田金城 Bunun
只有布農族人才可以進入,其他的免談)
(達瑪巒部落族人 松光輝 布農族
Takidiip tu bunun 松光輝 Bunun
政府部門,趕快想出一個辦法,來好好守住這個山林,至於怎麼管,可以坐下來討論,那在還沒做好這個管理辦法以前,趕快做好一些現在要做的作為)
面對無法管的丹大林道,信義鄉公所特別到地利部落,召開座談會,邀請公部門機關,和各部落族人,共同討論解決之道。
(南投縣議員 松光輝 布農族 VS 南投縣信義分局同仁
ki'ing 松光輝 Bunun VS kisacu
總量管制部分,我們沒有辦法現在提出來,那是不是可以從這個,跟警政署討論一個說,那邊一天只能幾個(人),因為我們都是依法行政,沒有那個法源依據,我們不能限制人家,他只要申請程序都合法,我們就會讓他上山)
(信義鄉長 全志堅 布農族
Lamungan tu kuciu 全志堅 Bunun
我是一個遊客,我要入山,我就只要線上申請,就可以進去了,但是沒有限制的話,會變成一個,沒有辦法去控制的人潮,那這些人潮,一旦進入到部落山林之後,造成的安全事故,還有一些環境的汙染,對於祖居地的一個,環境的衝擊,我想這個是沒有辦法去控制的,那我們也尋求,中央民意代表的一個協助,看能不能從警政署那裡來,做一個總量管制)
鄉公所和南投林管處,也再次提出,按照野生動物保育法,來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想法
(南投林管處育樂課長 林國彰
Mumu tu liskadaan 林國彰
因為保護區它有一個範圍,它有一個管制的,分區管制的項目,它可以劃定核心區,它可以劃定裡面的,緩衝區跟永續利用區,然後每一個區域,它有不同的一個管制方式,那裡面就可以有一個不同強度的,對於外來的民眾進入的,一個管理方式,它也許可以透過申請,或透過一個總額,總量一個管制,來限制一般民眾的大量湧入)
事實上林務局在三年多前,就曾提出,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構想,但部落中存在不同聲音,遲遲無法達到共識。
(信義鄉民代表 松東隆 布農族
daihiu 松東隆 Bunun
設了保護區,那他們獵人的獵場,可能也會受到限制,那對有觀光念頭的,那他們認為說,那設了保護區,我未來就不能帶遊客上山,去做觀光這個動作,才會說,造成我們保護區,沒有辦法達到共識)
(達瑪巒部落會議主席 幸尚慈 布農族
Mumu tu liskadaan 全得志 Bunun
你推出這個保護區的,概念跟願景都很好,你裡面也做了一些導覽解說,人家也說好,做了一個接駁,做了一些等等的設施之後,萬一主流社會質疑,問你說,你野生動物(保護區)裡面,怎麼可以會有接駁呢,你怎麼會有導覽呢,你怎麼會有這些,那他們要拉到母法來去談的時候,是不是也是站不住腳)
信義鄉公所則提出,希望先建立共管委員會,一起來討論,丹大地區的管理方式。
(信義鄉長 全志堅 布農族
Lamungan tu kuciu 全志堅 Bunun
整個丹大林道沿線,大概60幾公里,都是我們布農族的一個,傳統祖居地,由一個部落來發起的話,其他的部落,會比較沒有辦法,產生一個認同感,他會認為說這個,這個應該是,共同布農族人的問題,而不是只有你,一個村 兩個村,來決定這個事情,那共管委員會,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來成立這個,保護區之外,他還要去制定,內部的一個規範,比方說進去丹大林道,要做總量的管制,車輛的管制,還有對族人未來的權益,還有族人,未來如果在經營,地方產業的時候,是不是有獲得保障,我們會在這個,共管委員會裡面來制定)
(南投林管處育樂課長 林國彰
Mumu tu liskadaan 林國彰
因為以前可能是,由上而下,想要劃保護區,那因為保護區的劃設,如果沒有地方的支持,基本上也不容易成功啦,保護區有繼續在討論,可是我們已經擴展,到整個山林資源的,共同管理的這個層面做討論了,那如果透過這個,各個更全方面的討論的時候,可能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做資源的,共同一個管理方式,所以保護區的劃設呢,它就在程序上面,在那個優先上面,就不是變成那麼重要,而是希望說,透過中間的不斷溝通,讓保護區,只是裡面的一個議題)
族人也認為,當務之急,是重新檢討山林開放政策,調整配套措施。
(達瑪巒部落會議主席 幸尚慈 布農族
Mumu tu liskadaan 全得志 Bunun
山林開放政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是政府去推廣的,我覺得還是要回到政府單位,要去著手來去盤點,我講的這個是,攸關是我們全台灣的原住民族,我覺得很多的山林開放政策,它沒有在管制的時候,沒有配套的時候,亂象 山難 風險,絕對是會超過很多)
(青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全得志 布農族
Mumu tu liskadaan 全得志 Bunun
你看像現在,沒有明定的一個(規範),就好比說我們清潔費這個部分,你這些東西,都是我們要去承擔的,我們未來,那我們在野生動物保護區,或者是可以管制的時間到達之前,我們還要承受幾年的時間,這種亂象)
(南投林管處育樂課長 林國彰
Mumu tu liskadaan 林國彰
所以這個議題,已經不是單純在一個丹大地區,而是說這個是在全台灣,所有的山邊 海邊,都有同樣的問題在,政府部門 相關部門,因為包含了很多,不只林務局系統,它可能還有觀光局系統,還有國家公園系統,還有縣市政府的系統,把所有的法規 法令,跟必要的地方,是不是可以做到,強度不一樣的一個管理,這個都要做一個討論)
山林開放之後,帶來的大量人為侵擾破壞,卻是生活在當地族人,必須承擔的惡果,無法可管的丹大林道,又能夠承受多久人潮,部落 地方政府及中央單位,恐怕都得加緊腳步尋找解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