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3
記者
ljavaus(楊高潔) 高雄那瑪夏

高雄原鄉梅農輔導課程 促梅子產業精緻化

不只精進旅遊,農業的發展,也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像是這兩年來,高雄梅農收益不佳,為了改善這個情況,高雄甲仙地區農會首次針對桃源和那瑪夏兩地區梅農舉辦"管理栽培課程",教導農民如何從傳統農業走向精緻農業,來增加收益。

講師進到梅農園,針對梅農種植狀況,給出建議。近兩年,受到氣候影響,高雄桃源和那瑪夏的梅況都不佳,農民收益慘淡。為了要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甲仙地區農會首次針對桃源、那瑪夏兩區種植情形,舉辦管理栽培課程,吸引族人參與,而族人也對於課程給出正面評價。

(梅農 林蘇紫美 拉阿魯哇族:
覺得很好 他們上來教我們,因為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就是(多)賺一點錢)

(梅農 Ciang (劉休平) 布農族:
以前都是這樣啊
,就是打梅子 賣掉
,就這樣 收賣 收賣這樣而已
,他們現在來講 教我們說
,怎麼用梅子才會好
,施肥 這樣子都有
,叫遊客來 幫我們做DIY)

從改善種植環境、採收方式到如何發展成觀光產業,農會期望透過課程,能夠讓族人從傳統農業漸漸走向精緻農業,橫向發展成多樣態的產業模式,增加收入,發掘更多可能性。

(甲仙地區農會總幹事 曾海星:
一般都是桿採,桿採就是要廠商那邊,開價多少 就多少這樣,就是增加(農民)收益,像DIY這個梅筆,我們就把那個剪枝後的梅樹,我們可以多元化)

農會也建議,梅農可結合當地觀光資源,與各項產業結合,規劃成整合性的農業觀光,來吸引更多遊客進入原鄉,提高部落的整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