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南部降雨嚴重不足,導致高雄梅子結果的情形,比起往年真的差很多。在農損救助金部分,因為在非農牧用地種植的梅農,目前是拿不到救助,因此,高雄市原民會就針對這些梅農的農損情況,進行調查,並承諾會針對這些損失,做進一步規劃,盼能幫助族人。
(梅農 李永雄 布農族:
mumʉkʉ 'ume李永雄 Bunun
(這邊都完全不能用(採收))完全都沒有辦法(看了這個 落果都不能用(採收))(心情怎麼樣)心情都一落千丈)
看著滿地因結果太小,而無法採收梅子,農民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因南部降雨嚴重不足,導致需要水分才能生長的梅子,不是開不了花,就是結果太小顆,導致原本每年預計可採收200包梅子的梅農,如今連100包都採不到,農民苦喊,今年真的好慘。
(梅農 李永雄 布農族:
mumʉkʉ 'ume 李永雄 Bunun
一直都沒有下雨(花苞)一直都枯萎,有的都 將近,我的(地) 兩甲多將近一半都,全部都死光光,有的(梅)都沒辦法收,太小粒了,太小粒就 那個廠商也不怎麼喜歡)
雖然梅農在損失部分,可以申請天然災害救助金,但由於目前申請對象僅限於種植在農牧用地的族人,因此在林業用地種植的族人是拿不到救助的。對此,高雄原民會就針對在非農牧用地種植的梅農損災,進行調查,表示之後會針對這些非原民用地的農損情況,做進一步規劃,盼能幫助族人。
(高雄市原民會副主委 陳幸雄 卡那卡那富族:
Kaosiung Yenminhue fu-cu-we 陳幸雄 Kanakanavu
也因為這樣 我們原民會,就希望就是說,透過一個比較實際的,一個調查的過程,了解我們農民實際受損的情形,我們在後續的 來研究看看,有沒有可以提供一些協助的作為)
雖然市府已針對非農牧用地的族人的農損,進行調查,收集,未來也承諾會幫助族人找尋更多管道,減緩損失,但比起補救措施,農民最期待的還是雨趕快來,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