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旅宿缺工,勞動部和觀光局將房務清潔人員納入就業方案,但是目前推介僱用率只有6.1%。勞動部呼籲旅宿業者降低僱用門檻;但是旅館商業公會認為,培訓一個員工需要大約3年的時間,短期的方案難以達到效果。
疫情期間,旅宿業陷入低潮,大量員工轉職,導致現在疫後觀光雖然逐漸復甦,但人力缺口卻還填不滿。勞動部和交通部觀光局,將房務清潔人員優先納入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中。但截至6月底,推介僱用率卻只有6.1%。
(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組長 吳淑瑛:
可能在僱用的門檻上面,要去適度提供合理的招募條件,那當然是說雇主這邊,如果認為這樣的職缺,有需要特別的一些技能或是證照部份,其實可以在我們的求才條件部分,去做載明清楚。)
勞動部統計,有54%的求職者反映未曾接獲面試通知,呼籲雇主在房務清潔工作的僱用門檻要合理。不過在第一線的旅宿業者面對實際情況,旅館商業公會認為,訓練一個員工需要花費3年時間,補助方案只是短期的,無法實質解決缺工問題。
(電訪 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張榮南:
因為年輕人又不進來,然後他的配合度又不行,然後勞動部的政策跟交通部的政策,雖然是鼓勵還有一些補貼,但是政策面的立場,他是短期的,所以說他看不到效果。)
張榮南建議政府開放移工投入旅宿業,解決缺工問題。勞動部回應,業者可以多運用政府補助資源,像是使用輔具補足人力,或者讓專業人士協助評估改善工作流程,人力缺口仍會優先以招聘國人為主,也鼓勵業者僱用中高齡和二度就業婦女。
